[实用新型]内置导流装置离心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212.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时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海平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107 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导流 装置 离心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特别是一种内置导流装置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设备,风机的气动性能直接影响着风机的工作效率,实际应用系统中的风机结构常常由于设计的不够合理,产生涡流损失而影响风机的工作效率及风机的稳定性,造成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不利于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这些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导流装置的离心风机,本实用新型离心离心风机是将气流从叶轮前端中部吸入经叶轮圆周向外甩出,气流在壳体的约束下将动压转化为静压,再由静压转换为轴向的动压达到送风目的的方式,其性能特点是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产品,满足长距离输送及工艺送排风的需求,改变了离心风机传统的出风方向及安装方式。其不足之处:两次气流的转换引起的能量损耗,叶轮切线方向的高动压气流与风机壳体碰撞产生紊流,并且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以及壳体内壁连接的螺旋形导流装置,将气流以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直接改变离心风机气流的方向,达到节能降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内置导流装置离心风机,由电机、叶轮、导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壳体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表面光滑并呈带状的薄板,导流板起始端(2a)位于壳体底部进风口处,沿外壳内壁按螺旋方式附着环绕,至相对另一端2b位与外壳顶端出风口处;电机和叶轮置于中心。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从起始端(2a)沿壳体内壁螺旋环绕至相对另一端(2b),所述螺旋环绕方向与离心风机叶轮旋转的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所述导流板数量为2-7片。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宽度方向垂直与壳体内壁。
进一步,每片导流板沿壳体内壁螺旋环绕的旋转角度小于180度。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两端宽度相等或起始端2a略窄与相对的另一端2b。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的材质为金属、硬质塑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壁为两端直径相等的直圆桶形或出风口端直径略大于进风口一端直径。
进一步,壳体和导流板可以是独立的部件通过焊接或粘接链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铸造、锻造、压制、机械加工,以上制作工艺中任意一种制作而成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内置导流装置离心风机,其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以及壳体内壁连接的螺旋形导流装置,将直接改变离心风机气流的方向使气流以更加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吹出,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内壁螺旋附着的导流板同时起到加强筋板的作用,与传统风机外壳厚度相等时,本实用新型风机在运行时外壳的震动量更小,达到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风机整体爆炸图;
图2主视图剖面图;
图3导流装置左视剖面图;
图中:1-壳体;2-导流板;2a-导流板起始端;2b-导流板末尾端;3-叶轮;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内置导流装置离心风机,由电机4、叶轮3、导流装置组成,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壳体1和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为表面光滑并呈带状的薄板,以减小空气经过导流板2时的阻力,导流板2起始端2a位于壳体1底部进风口处,沿外壳1内壁按以螺旋方式附着环绕,相对另一端2b位与外壳顶端出风口处,环绕方向与叶轮3的旋转方向一致,2a端与2b端宽度相等或者2a端略窄与2b端,导流板2宽度方向垂直与壳体1,整个导流装置可以整体铸造,导流片2也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以焊接,粘接等方式与壳体1链接,导流板2和壳体1连接处不能有缝隙,所述导流装置的材质可是金属,硬质塑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的一种。
壳体1为两端直径相等的圆管形,或进风口直径略小于出风口直径,以减小叶轮旋转形成的风压对壳体内壁的压力,便于风沿出风口吹出;电机4与叶轮3置于导流装置重心,电机4旋转轴的中心线与壳体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风机能够合理有效的改善传统离心式风机的出风方式,减小的流动的气体在风机内壁上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内置的导流板2增加了壳体3的稳定性,风机运行中壳体3的震动量减小,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不能概括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凡在本设计方案的思想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推理变换或通过简单结构零件的更替即可做出的相似产品,均应涵盖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海平,未经时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