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586.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培;缪真;梁凤连;李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柔性 pet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
背景技术
对于LCD液晶显示来说,通常由液晶负责控制显示灰度,三原色滤光片控制显示颜色,这就要求它们必须一一对应才能显示正常。而如果用LCD液晶面板来做曲屏,内周长与外周长就会出现不相等,原来一一对应的液晶和滤光片就会出现位置偏差,从而导致色彩失真,此外还会引起漏光、暗屏重影及雪花等一些列问题。因此,对于曲屏来说,以AMOLED(主动式OLED)为代表的OLED显示技术几乎就成了不二之选。
在触控方面,ITO(锡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由于透光性好、厚度低、硬度和导电性优秀、制作工艺成熟等诸多原因,成为了非曲面LCD和OLED等显示屏幕最重要的触控层材料。然而,由于ITO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不适合做大曲率甚至可随意弯折的柔性触控层,而且造价和成本高昂,目前大约占到整个触控屏幕产业上游材料部分30%-40%的成本,又使用了“铟”这种储量有限的稀有金属,因此随着曲面和柔性时代的到来,大有被取代的态势。目前对ITO材质最主要的替代品有: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银和金属网格等。其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从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说是ITO非常好的替代者。但是石墨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还有很远的距离。纳米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产品在导电性也不及ITO。因此从技术与市场化的角度来说,金属网格与纳米银技术将是近几年发展的主角。
其中,金属网格技术是使用银、铜等金属导电材料或者氧化物在PET等薄膜基板上压制所形成的导电金属网,其主要优势是原料成本低和可绕折性好,但是具有良率、产量和高线宽高像素下引起的莫瑞干涉波纹问题,目前仅在一些分辨率不高、相对远距离使用的台式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产品上运用,尚无法运用到近距离使用的智能移动终端上。纳米银技术是指将纳米银墨水材料涂抹在PET薄膜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的银线导电网络。其主要优势是良率高、线宽小、导电性好和耐绕折,缺点是成本高。而且相比于金属网格,纳米银材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且在弯曲时的电阻变化率小,再加上线宽的原因,因此更适合在手机、智能手表和手环等高分辨率的近距离场景中使用。
现有技术中,如果以PET薄膜为基膜,生产的磁控溅射触摸屏薄膜上经常有凹凸点,具有不平整表面的触摸屏薄膜在后续加工中影响了整体的触摸屏质量;另外,传统的触摸屏设计一般采用的胶粘方式,粘胶的厚度使得触摸屏整体厚度增大;另外,现代手机、智能手表以及手环等高分辨率的近距离场景中使用的移动终端设计,一般要求触摸屏黑边框的宽度越窄越好,而基于现有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触摸屏设计会导致触摸屏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导致触摸屏容易与前壳分离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对现有的触摸屏结构进行改进,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阶式柔性PET触摸屏,包括PET基膜、设于PET基膜两侧的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分别通过上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油墨层设置在PET基膜的上下侧;上导电层的上侧还设有3D曲面玻璃盖板,3D曲面玻璃盖板通过双面粘接的粘接膜固定粘接在上导电层上;其中,所述3D曲面玻璃盖板、上导电层、PET基膜和下导电层的中心轴线(沿长度方向)重合,且3D曲面玻璃盖板的宽度大于上导电层的宽度,粘接膜的宽度一般等于上导电层的宽度,上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上导电油墨层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层的宽度大于PET基膜的宽度,下导电油墨层的宽度一般等于PET基膜的宽度。通过上述设置,3D曲面玻璃盖板、粘接膜、上导电层、上导电油墨层、PET基膜、下导电油墨层和下导电层依次层叠后,形成台阶式结构的触摸屏,该种结构下,触摸屏与前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触摸屏能较好的固持在前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PET基膜的厚度为0.188mm±0.020mm。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膜上下侧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也即其表面具有若干个凸起。更优选的,所述粘接膜的凸起的高度不大于粘接膜厚度的1/3,此时能使粘接膜保持更高的的粘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语音鼠标和语音鼠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