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4037.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苏翔宇;唐邦杰;任玲辉;唐开远;马昱龙;潘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昱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箱体 循环风机 连通 燃烧筒 烘箱 燃烧室隔板 出风口 热风干燥装置 侧壁下部 回风风管 连接风管 排风风管 进风管 燃烧器 箱体式 出风 本实用新型 侧壁上部 固定设置 排风风机 一端连接 新风管 底面 内壁 热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包括热风箱体和烘箱,热风箱体上安装有燃烧器,燃烧器连接有燃烧筒,燃烧筒位于热风箱体内,热风箱体侧壁下部固定有排风风管,排风风管另一端连接有排风风机,热风箱体侧壁上部还安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设置有循环风机出风口,循环风机出风口位于热风箱体内部,循环风机出风口连接有出风连接风管,出风连接风管的另一端连通烘箱的上部,热风箱体侧壁下部固定有回风风管,回风风管的另一端连通烘箱的下部,热风箱体的底面连通有新风管,沿热风箱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燃烧室隔板,燃烧室隔板位于燃烧筒下方,燃烧室隔板上连通有进风管,进风管另一端连通燃烧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风流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包装烘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烘干装置是印刷包装机械设备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印刷设备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干燥速度直接影响设备的机速。印刷包装行业90%以上的干燥系统采用的是热风烘干。如果想要提高整机设备的速度,研发新型的,高效的,更节能、安全的热风装置是首要任务。
本实用新型基于国内市场现状:设备干燥速度低、机速慢,产能跟不以及各地“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而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风流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包括热风箱体和烘箱,热风箱体上安装有燃烧器,热风箱体内中部设置有燃烧筒,燃烧器连接燃烧筒,热风箱体侧壁下部固定连通有排风风管,排风风管另一端连接有排风风机,热风箱体侧壁上部还安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上设置有循环风机出风口,循环风机出风口位于热风箱体内部,循环风机出风口连接有出风连接风管,出风连接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热风箱体外部并连通烘箱的上部,热风箱体侧壁下部还固定连通有回风风管,回风风管与出风连接风管位于热风箱体同侧,回风风管的另一端连通烘箱的下部,热风箱体的底面连通有新风管,沿热风箱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燃烧室隔板,燃烧室隔板位于燃烧筒下方,燃烧室隔板上连通有进风管,进风管另一端连通燃烧筒。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烘箱包括烘箱壳体和烘箱内胆,烘箱壳体和烘箱内胆之间安装有保温层,出风连接风管与烘箱内胆连通,回风风管与烘箱壳体连通,烘箱内胆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多个风嘴。
燃烧筒远离燃烧器的一端安装有挡火盖,热风箱体内侧壁上还固定有防火挡板,防火挡板位于燃烧筒上方。
新风管上安装有新风风量调节器,排风风管上安装有排风风量调节器。
热风箱体设置为双层,两层之间安装有保温层。
出风连接风管上安装有热电偶。
热风箱体的底面还开设有排水孔。
烘箱内胆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上进下出,与传统的下进上出式热风烘箱相比,可以避免热风溢出,将印版油墨吹干,影响印刷质量。传统的下进上出式,由于热风由下放进入,会在烘箱下放形成正压(即高气压),热风在压力作用下,会从烘箱缝隙处溢出,溢出的热风吹向印版,将印版上油墨吹干;而上进下出式,由于回风风管在下方,排风风机在不断的从回风风管处吸风,因此会在下方产生负压(即低气压),热风不会从项烘箱壳体溢出,避免吹干印版,减少热风流失,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箱体式热风干燥装置烘箱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昱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昱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4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