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谷杂粮原料质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7047.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珊彤;于剑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粥家庄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A23N12/06;A23B9/3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谷杂粮 原料 质量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五谷杂粮原料质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速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尤其是速食粥,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任意一餐的温饱问题,节省人们用餐时间,且粥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益,在速食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的质量进行检测,而传统的原料质量检测系统大多以实验室为依托,容易受到检测周期长,检测样本有限,检测工作量较大,检测成本费用高等影响,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五谷杂粮原料质量检测系统,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对原料进行全方位检测,检查效果好、速度快。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处理机构、滴定分析机构和输出机构,处理机构包括臭氧悬浮洗涤机、破碎机和搅拌机,臭氧悬浮洗涤机内部上边沿设有波浪形筛板,臭氧悬浮洗涤机壳体外壁与进风管道一端连接,进风管道管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进风管道另一端与正压送风机连接,臭氧悬浮洗涤机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破碎机进料口连接,破碎机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搅拌机进料口连接,搅拌机顶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位于搅拌机内,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机侧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搅拌机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滴定分析机构连接,滴定分析机构包括储料箱,储料箱进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搅拌机出料口连接,储料箱顶部设有控制器,储料箱底部设有三个滴定管,每个滴定管上均安装一个第一电磁阀,每个第一电磁阀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三个滴定管分别对应农药残留检测机、生物毒素检测机和致病性食源菌检测机,农药残留检测机、生物毒素检测机和致病性食源菌检测机分别与输出机构连接,输出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储料箱出料口通过出料管道与生产线连接,出料管道上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臭氧悬浮洗涤机,同时完成原料清洗、除菌和烘干的工作;采用滴定分析机构,同时完成原料多种检测工作,不仅做到了检测效果好,而且还做到了检测速度快,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包括处理机构、滴定分析机构和输出机构15,处理机构包括臭氧悬浮洗涤机1、破碎机5和搅拌机6,臭氧悬浮洗涤机1内部上边沿设有波浪形筛板2,臭氧悬浮洗涤机1壳体外壁与进风管道16一端连接,进风管道16管内设有臭氧发生器3,进风管道16另一端与正压送风机4连接,臭氧悬浮洗涤机1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破碎机5进料口连接,破碎机5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搅拌机6进料口连接,搅拌机6顶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位于搅拌机6内,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8,搅拌机6侧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水箱7的出水口连接,搅拌机6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滴定分析机构连接,滴定分析机构包括储料箱14,储料箱14进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搅拌机6出料口连接,储料箱14顶部设有控制器9,储料箱底部设有三个滴定管10,每个滴定管10上均安装一个第一电磁阀18,每个第一电磁阀1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连接,三个滴定管10分别对应农药残留检测机13、生物毒素检测机12和致病性食源菌检测机11,农药残留检测机13、生物毒素检测机12和致病性食源菌检测机11分别与输出机构15连接,输出机构15与控制器9连接;储料箱14出料口通过出料管道与生产线17连接,出料管道上安装第二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19与控制器9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15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粥家庄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大庆粥家庄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7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