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达过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8494.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5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映莹;李光明;徐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6 | 分类号: | F16D3/0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过渡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马达的过渡连接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马达是常用的动力输出元件,其转速快,输出力值大。马达与工作元件的连接质量是整个机械装置的关键技术要求之一。常规的马达与工作元件连接装置是通过传递盘、连接盘连接。传递盘通过花键与马达轴相连接,连接盘与工作元件焊接成一体,再通过控制传递盘与连接盘的间隙来保证力的传递。操作不当或使用时间较长后,传递盘与连接盘的间隙会增大,间隙增大一方面是正常磨损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连接盘不便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硬度。连接盘之所以不便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硬度,是因为若连接盘先热处理,则连接盘的焊接性不好。传递盘与连接盘间隙增大会造成噪声增大,不能有效传递扭矩。由于连接盘与工作元件焊接成一体,当传递盘与连接盘间隙增大,需要更换连接盘时,不可拆卸,无法维修,只能更换整个工作元件,维修成本较高,客户抱怨严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其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保证马达力的传递及方便维护的连接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马达过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盘、传递盘,沿马达轴向方向依次为马达、传递盘、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工作元件焊接成一体,所述传递盘通过花键与马达轴相连接;所述马达过渡连接装置还包括过渡盘,所述过渡盘设置于传递盘与连接盘之间,所述过渡盘通过均布的螺栓与连接盘相连接;所述传递盘的外轮廓与过渡盘的内轮廓皆为多边形,所述传递盘与过渡盘间隙配合。
优选项,为保证力传递的稳定性及相关零件的制造性,所述传递盘的外轮廓与过渡盘的内轮廓皆为六边形;所述传递盘的外型类似法兰螺母。
优选项,为提高连接装置的装配性,所述连接盘的内轮廓为圆形,该圆形的直径大于过渡盘内轮廓外切圆的直径。
优选项,为进一步保证力传递的稳定性及有效性,所述连接盘的内轮廓为六边形,该六边形相关尺寸与过渡盘内轮廓六边形的尺寸一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等特点,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有效保证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递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一种马达过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盘1、过渡盘5和传递盘2,沿马达3轴向方向依次为马达3、传递盘2、过渡盘5、连接盘1。所述连接盘1与工作元件4焊接成一体;所述过渡盘5通过均布的螺栓与连接盘1相连接,所述传递盘2的外轮廓与过渡盘5的内轮廓皆为六边形;所述传递盘2的外型类似法兰螺母,所述传递盘2通过花键与马达3轴相连接;所述连接盘1的内轮廓为圆形,该圆形的直径大于过渡盘5内轮廓外切圆的直径。制作时,连接盘1选用Q345材料,既能保证强度,又能保证焊接性。过渡盘5选用45钢材料,且通过热处理提高其硬度。传递盘2选用40Cr材料,且通过热处理提高其硬度。由于连接盘1与传递盘2之间增加了过渡盘5,过渡盘5与传递盘2直接接触,需要维护时,只需更换过渡盘5,不需要更换整个工作元件,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且能保证力传递的有效性。此外,由于连接盘1的内轮廓为圆形,该圆形的直径大于过渡盘5内轮廓外切圆的直径,既方便制作连接盘1,又方便传递盘2、过渡盘5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8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联弹性联轴器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远程审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