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器连接管的消毒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0648.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娟;高淑蓉;陈雯雯;高丽;蒋娟;苏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文怡然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清洗盖 沥干 清洗孔 封闭盖 清洗桶 消毒 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上端开口 消毒装置 吸痰器 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弹性复位件 可拆卸连接 保护功能 接口提供 相对封闭 转动连接 封闭 氯制剂 上端面 挥发 外壁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具体为一种吸痰器连接管的消毒保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清洗桶,还包括清洗盖与沥干机构,所述清洗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洗桶的上端面,所述清洗盖开设有供连接管插入的清洗孔,所述清洗盖于清洗孔旁转动连接有封闭清洗孔的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与清洗盖间连接有使封闭盖封闭清洗孔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沥干机构包括沥干桶,所述沥干桶固定于清洗桶的外壁上,所述沥干桶上端开口。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使用消毒装置为连接管消毒时,氯制剂挥发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相对封闭环境下为连接管的接口提供清洗、消毒以及保护功能的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具体为一种吸痰器连接管的消毒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器:主要对伤病员进行常规吸痰,吸痰器插入病人喉管的部件为一次性吸痰管,出于安全卫生考虑每次使用吸痰器后都需要分离一次性吸痰管并丢弃,然后将连接吸痰器本体与一次性吸痰管的连接管的接头插入盛有消毒液的小瓶中浸泡消毒。然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会有如下问题:连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小瓶后,由于连接管较长很难有能完全将连接管装入并封闭的瓶子,这就导致消毒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这不仅会导致消毒液中氯制剂挥发,进而达不到有效的消毒浓度,氯制剂挥发后还会对病房的空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使用消毒装置为连接管消毒时,氯制剂挥发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相对封闭环境下为连接管的接口提供清洗、消毒以及保护功能的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吸痰器连接管的消毒保护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清洗桶,还包括清洗盖与沥干机构,所述清洗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洗桶的上端面,所述清洗盖开设有供连接管插入的清洗孔,所述清洗盖于清洗孔旁转动连接有封闭清洗孔的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与清洗盖间连接有使封闭盖封闭清洗孔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沥干机构包括沥干桶,所述沥干桶固定于清洗桶的外壁上,所述沥干桶上端开口。
清洗桶作为容纳消毒液的容器。清洗盖将容器与外界分隔开,沥干机构将清洗后的连接管的沥干。清洗盖拆卸后可以将消毒液注入,连接管通过清洗孔插入容器内被清洗。封闭盖在非清洗状态下将清洗桶封闭,在连接管要清洗时可将封闭盖推开插入容器中,弹性复位件在连接管插入清洗孔时为封闭盖提供推力,使封闭盖抵住连接管,可使连接管一定程度悬空,从而更好的清洗连接管。将沥干桶固定在清洗桶上,使沥干桶与清洗桶一体,方便使用者在清洗桶中清洗连接管后插入一侧的沥干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将连接管插入清洗桶的内部充分清洗消毒后,可借助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使封闭盖将连接管固定在清洗桶中悬空沥干,连接管可在较为封闭的清洗桶内完成初步沥干,避免二次污染。
2.在清洗状态下,由于连接管将清洗孔封闭,所以消毒液中的氯制剂始终处于相对密闭环境下,从而避免氯制剂挥发影响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3.沥干桶为消毒后的连接管提供安放位置,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保存。
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封闭盖水平转动连接于清洗盖的下端面,所述封闭盖的侧面具有与连接管相适应的卡合槽。有益效果:封闭盖的主体部分可封闭清洗孔,而卡合槽能更为有效的卡合连接管,使连接管被更好的固定在清洗桶内。
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沥干机构还包括沥干盖,沥干盖封闭所述沥干桶的开口,所述沥干盖开设有若干供连接管插入的沥干插孔,所述沥干桶的底部开设有沥干通孔。有益效果:沥干盖能进一步的封闭沥干桶,使连接管消毒后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干燥。
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沥干机构还包括沥干屉,所述沥干屉内设有吸水块,所述沥干桶的底部侧面开设有抽屉孔,所述沥干屉插入所述抽屉孔中。有益效果:吸水块能将连接管多余的消毒液吸收,抽出沥干屉便于医护人员更换新的吸水块,保持沥干桶的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未经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0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