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1377.7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国;余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B63B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2 | 代理人: | 徐芙姗,胡雅芳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钢质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船舶性能以及航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高速客船、执法船的上层建筑均采用铝板制作,而主体结构因强度、成本等因素则往往采用钢质,这就对铝质甲板室与钢质主甲板的焊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铝板与钢板直接焊接存在许多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例如熔点、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以及铝在钢中易形成非常脆的IMP相,并且在铝板与钢板直接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输入量越多,生成的IMP相就越多,这种脆性会破坏接头的静态和动态的强度,容易使焊缝脆裂。传统的铝与钢的异种接头绝大多数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连接,如压紧、铆接,而目前的连接方式有磨擦焊、点焊、爆炸焊,但这些工艺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而激光焊和激光-压焊工艺更加复杂,而且成本高。传统铝与钢的焊接,建造工艺复杂,效率低,同时水密性差,容易出现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密型好、耐腐蚀、维护成本低的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焊接连接的过渡接头,所述两个过渡接头焊接之前留有缝隙,所述过渡接头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层、纯铝层和钢构层,所述两个过渡接头的铝合金层的端部通过铝焊焊接,所述两个过渡接头的纯铝层之间通过铝焊焊接,所述两个过渡接头的钢构层的端部通过钢焊焊接,在所述纯铝层之间的铝焊位置钻设有孔,所述孔中填充有树脂。
优选为,所述缝隙的宽度为5㎜,所述孔的直径大于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主要用于豪华游轮、客船,以及执法船(渔政船)的船体上层建筑为铝质板或铝质带筋板的过渡连接,为铝质甲板室与钢质甲板的焊接提供了解决方案。减轻船舶自重,增加船舶运载能力以及对降低船舶重量重心,提高航速以及稳定性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船体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船体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上下表面相互焊接的过渡接头1,相邻的过渡接头1焊接之前留有缝隙2,缝隙的宽度为5㎜,过渡接头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11、纯铝层12和钢构层13。相邻两个过渡接头1的铝合金层11、纯铝层12和钢构层13都相对设置,过渡接头1的铝合金层11的端部之间通过铝焊111焊接,纯铝层12之间通过铝焊焊接,钢构层13的端部之间通过钢焊131焊接。
两个过渡接头1在焊接完成后,在纯铝层12之间的铝焊位置钻一个孔3,孔3的直径大于5㎜,即在相邻的过渡接头1上分别钻设横向延伸的弧形槽,并在孔3中填充树脂,从而树脂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实施例2:
如图3至图4所示,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相互焊接的两个过渡接头1,其中一个过渡接头1的端部与另一过渡接头1的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过渡接头1的端部与另一过渡接头1的侧壁焊接之前留有缝隙2。
缝隙2的宽度为5㎜,两个过渡接头1的铝合金层11、纯铝层12和钢构层13都相对设置,过渡接头1的铝合金层11的端部之间相互通过铝焊111焊接,纯铝层12之间通过铝焊焊接,钢构层13的端部之间通过钢焊131焊接。
两个过渡接头1在表面焊接完成后,在纯铝层12之间的铝焊位置钻一个孔3,孔3的直径大于5㎜,即在相邻的过渡接头1上分别钻设横向延伸的弧形槽,并在孔3中填充树脂,从而树脂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5至图6所示,船的主体结构100为钢质材料,船的上层建筑200为铝质材料,主体结构100和上层建筑200之间通过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连接,船体铝板与钢质板的连接结构采用上述实施例2中的结构,即过渡接头1的端部与另一过渡接头1的侧壁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方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1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