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2572.1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张世程;苏毅;闫玉强;沈玲玲;梁健;邬文燕;曾磊赟;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70;F2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刘明霞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燃烧 | ||
1.一种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围成空腔;
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烟气通道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朝向所述本体的侧向,所述第一出口朝向所述本体的轴向外侧,并且所述烟气通道的所述第一入口处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口处的横截面面积;
第一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第一燃料喷射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且延伸穿入所述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燃料喷射装置包括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端位于所述烟气通道内;以及
侧向燃料喷射装置,所述侧向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侧向喷嘴,所述侧向喷嘴朝向所述本体的侧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第一出口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比所述第一出口沿轴向方向更靠近所述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喷嘴沿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侧向导流板,所述侧向导流板设置在所述侧向喷嘴处,用于向所述侧向喷嘴导流助燃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导流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大致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径向方向成夹角地延伸,所述夹角为0°至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由烟气通道构件形成,所述烟气通道构件包括弧形的外侧板、弧形的内侧板和连接至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的两侧的轴向导流板,其中,所述第一燃料喷射装置穿过所述内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形成所述第一出口的端部位于同一平行于所述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平面内,两者形成同心圆环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形成所述第一出口的端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空腔的半径,所述内侧板形成所述第一入口的端部的半径大于所述空腔的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形成所述第一入口的端部的半径等于所述外侧板形成所述第一入口的端部的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流板沿轴向方向延伸进入所述空腔,并且沿径向方向延伸,所述侧向导流板安装至所述轴向导流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导流板沿所述轴向方向位置可调节地安装至所述轴向导流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流板沿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所述轴向导流板在所述空腔内具有倾斜的端部,沿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倾斜的端部沿轴向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燃料喷射装置的侧向喷嘴构造为使得所喷射的射流的射流锥角为0°至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本体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射端部沿所述轴向方向比所述第一出口更靠近所述本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辅助燃料喷射装置,所述辅助燃料喷射装置沿所述轴向方向朝向外侧,所述辅助燃料喷射装置中的燃气的喷射速度小于所述第一燃料喷射装置中的燃气的喷射速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燃烧器还包括燃气输送总管道;
所述第一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燃气输送总管道连通的第一燃气输送管道,所述侧向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与所述燃气输送总管道连通的第二燃气输送管道,并且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道将所述辅助燃料喷射装置与所述燃气输送总管道连通;
所述燃气燃烧器进一步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道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道中的一个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2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化床锅炉排渣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