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夹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4124.5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友;林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24/20;H01R12/7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1 | 代理人: | 王琴,蒋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夹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设备的频繁使用,故而需要经常性地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而背夹电池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便携式地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另外,为了增强电子设备的防水功能,电子设备上取消了耳机接口的设置,将耳机接口的功能集成在充电接口上,而背夹电池上通常只设置有一个充电插头和一个充电接口,当背夹电池与电子设备连接时,在对背夹电池和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同时无法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夹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夹电池,其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背夹电池包括壳体、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和电池均收纳在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和电池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一个充电插头和至少两个扩展充电接口,所述扩展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扩展充电接口用于供外部设备电性插入,所述至少两个接口中的任一接口可供电子设备进行电能传输和/或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壳体朝向电子设备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电池和至少两个扩展充电接口收纳在第一容纳槽中,所述充电插头位于第一容纳槽外。
优选地,所述背夹电池进一步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在第一容纳槽位置处与壳体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紧固连接以将第一容纳槽密封。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壳体通过胶水黏合、纳米微吸或者过盈配合实现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板体,所述电路板板体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扩展充电接口与电路板板体通过注塑工艺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插头与电路板板体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板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路板板体与壳体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充电插头通过焊接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电路板板体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地,在对充电插头与电路板板体进行焊接之前先将充电插头与壳体靠近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端部通过注塑工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靠近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一粘附层,所述电池通过该粘附层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头为Micro USB插头或Lightning插头或者TypeC插头;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 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池,其可以便携式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而且在充电的同时可以利用耳机进行语音通讯或者听音乐,使用十分方便。
另外的,充电接口与电路板板体通过注塑工艺实现固定连接,保证了结构稳定性,而且便于背夹电池的组装。
另外的,电路板板体与壳体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不仅确保了电路板与壳体的连接稳固性,电路板在壳体内不会出现松动,而且方便装拆。
另外的,充电插头先与柔性电路板焊接,然后再将柔性电路板与电路板板体焊接,从而实现充电插头与电路板板体的电性连接,不仅避免了将充电插头直接与电路板板体焊接时存在的对位精准度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去调整充电插头和电路板板体两者的相对位置。
另外的,在对充电插头与电路板板体进行焊接之前先将充电插头与壳体靠近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端部固定连接,确保了充电插头的稳固性,避免由于反复使用而导致充电插头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池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4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