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游戏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4287.3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琦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24 | 分类号: | A63F1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5235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戏杆 穿孔 弹臂 基部 复位弹性件 薄型化 本实用新型 可自由活动 方向移动 环状排列 穿孔的 穿设 回复 力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型化游戏杆装置,包含有一游戏杆座、一游戏杆及一复位弹性件,游戏杆座的中央具有一穿孔,游戏杆具有一操作部与一基部,操作部可自由活动地穿设于游戏杆座的穿孔内,基部连接于操作部且位于游戏杆座的穿孔的下方,复位弹性件位于游戏杆的基部的下方且具有四个弹臂,四个弹臂以游戏杆座的穿孔为中心呈等角度环状排列,各弹臂的一端设于游戏杆座,各弹臂的另一端设于游戏杆的基部。从而,不论游戏杆往哪一个方向移动,在外力解除之后能够通过复位弹性件的回复力量让游戏杆的操作部始终保持在游戏杆座的穿孔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游戏用的游戏杆有关,尤指一种可实现薄型化效果的游戏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进行电玩游戏时,用户通常需要通过键盘、游戏杆或按钮等装置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就常见的游戏杆来说,在结构方面主要包含有一游戏杆座与一游戏杆本体,游戏杆本体是利用万向接头跟游戏杆座组装在一起,使得游戏杆本体在使用者的操控之下可以相对游戏杆座进行多角度的旋转。然而因为万向接头的体积庞大,造成游戏杆座的体积必须要跟着增加才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万向接头,以至于传统游戏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产品薄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杆装置,其能实现产品薄型化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杆装置包含有一游戏杆座、一游戏杆及一复位弹性件。该游戏杆座具有一盖板,该盖板的中央具有一贯穿顶、底两面的穿孔;该游戏杆具有一操作部与一基部,该操作部可活动地穿设于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穿孔内且凸出于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顶面,该基部连接该操作部的底端且位于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下方;该复位弹性件位于该游戏杆的基部的下方且具有四个弹臂,该四个弹臂以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穿孔为中心呈等角度环状排列,各该弹臂的一端设置于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底面,各该弹臂的另一端设置于该游戏杆的基部的底面。
由上述可知,不论该游戏杆往哪一个方向移动,通过该四个弹臂的等角度环状排列方式,使得至少有一个弹臂会被拉伸而蓄积弹性回复力,其他未被拉伸的弹臂则是产生反制力量,在外力解除之后即将该游戏杆的操作部拉回到该穿孔的中心。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杆装置利用该复位弹性件的配置除了让该游戏杆具有回归原始中心的功能之外,同时也可以让整体结构达到薄型化的效果。
优选地,该四个弹臂分别为一第一弹臂、一第二弹臂、一第三弹臂及一第四弹臂,该第一弹臂具有一第一弧形部与两个相互平行地连接该第一弧形部的第一臂部,该第二弹臂具有一第二弧形部与两个相互平行地连接该第二弧形部的第二臂部,该第三弹臂具有一第三弧形部与两个相互平行地连接该第三弧形部的第三臂部,该第四弹臂具有一第四弧形部与两个相互平行地连接该第四弧形部的第四臂部,该第一弹臂通过该两个第一臂部分别连接该第三弹臂的一该第三臂部及该第四弹臂的一该第四臂部,该第二弹臂通过该两个第二臂部分别连接,该第三臂部的另一该第三臂部及该第四弹臂的另一该第四臂部。从而,该复位弹性件形成十字形的封闭式结构。
优选地,该游戏杆座的盖板的底面具有四根固定柱,该四根固定柱以该穿孔为中心呈等角度环状排列,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弹臂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弧形部套设一该固定柱作为固定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琦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琦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4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