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蜜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5185.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波;曾志将;何维佳;何旭江;颜伟玉;王子龙;张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A01K47/02;A01K47/06;A01K5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蜜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蜜生产装置,其包括蜂箱、巢脾以及集蜜装置,所述集蜜装置位于所述巢脾下方,且所述巢脾中产生的蜂蜜流落到所述集蜜装置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蜂蜜生产装置及生产蜂蜜的方法对蜜蜂伤害小,适合蜜蜂生产蜂蜜,同时蜂蜡不易粘住巢房或底座,容易收集蜂蜜,由此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蜂蜜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将巢框放入蜂箱,并引入蜜蜂进行饲养。蜜蜂在蜂箱内及巢脾中安居乐业。养蜂人员检查蜜蜂时,需要将箱盖打开,拿出巢脾进行查看;生产蜂蜜时,需要将巢脾中的蜜蜂抖落,再进行割脾、摇蜜等程序。为了科普及教学等需要,很难进行可观型蜜蜂养殖蜂箱,而且在生产蜂蜜时,对蜜蜂干扰比较大,容易使蜜蜂愤怒,并易蜇人,从而导致人们远离蜜蜂养殖及蜂蜜生产。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053356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取蜜的巢脾,即若干个半个巢房条组合成完整的巢房,储蜜后,用把手将半个巢房条与半个巢房条错位,让巢房中的蜂蜜呈S型向下流,但该装置并没有完全被市场所接受,主要原因在于蜜蜂不喜欢这装置,而且容易夹住蜜蜂,对蜜蜂伤害较大。后来吴小波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用新型了蜂蜜自动生产装置和蜂蜜自动化生产装置以及蜜蜂仿生自动化生产装置,这些装置一方面解决了实用新型专利CN104053356A易夹到蜜蜂等问题,但由于产品为全塑料,蜜蜂同样不太喜欢,而且蜜蜂储存蜂蜜之前,会分泌蜂蜡粘住巢房或底座,从而导致两边的巢房不易打开。而且拿出巢脾再自动生产蜂蜜,其实际的生产意义不是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蜜生产装置,其对蜜蜂伤害小,适合蜜蜂生产蜂蜜,同时蜂蜡不易粘住巢房或底座,容易收集蜂蜜,由此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蜂蜜生产装置,其包括蜂箱、巢脾以及集蜜装置,
所述蜂箱为长方体,其包括:
围成所述蜂箱上部开口的第一上框、与所述第一上框平行的第二上框、第三上框以及与所述第三上框平行的第四上框;
围成所述蜂箱下部开口的第一下框、与所述第一下框平行的第二下框、第三下框以及与所述第三下框平行的第四下框;
所述第一上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上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下框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二下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对应的第四卡槽;
所述巢脾的两端分别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中,所述集蜜装置的两端分别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三卡槽与第四卡槽中,使得所述集蜜装置位于所述巢脾下方,且所述巢脾中产生的蜂蜜流落到所述集蜜装置中。
优选的,所述蜂箱还包括:
用于封闭所述蜂箱左部开口的第一透明板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蜂箱右部开口的第二透明板,且所述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均为单向透视板,使得观察者可从蜂箱外部观察到蜂箱内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巢脾包括:第一巢脾块以及第二巢脾块;且所述第一巢脾块与第二巢脾块均包括:上横梁、与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的下横梁以及连接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的巢房;
两个上横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巢房的向上开口端方向相反,且两个所述巢房形成有可供蜂蜜流下的导流空隙;
所述第一巢脾块的下横梁具有第一缺口部,所述第二巢脾块的下横梁具有第二缺口部,且所述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之间形成与所述导流空隙连通的开口部;
所述巢房为空心巢房;所述巢房的向上开口端高度高于所述巢房的底端高度,使得所述巢房整体倾斜设置,以此便于所述巢房中产生的蜂蜜流入到所述导流空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5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