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大鼠用无创通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376.5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建;吴卓;曹晨;陈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51037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 充气装置 实验大鼠 通气装置 充气囊 气囊 填塞 无创 咽腔 医疗器械技术 充气单向阀 端部连接 工作效率 插管 包覆 导管 外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大鼠用无创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侧端部外周包覆有咽腔填塞气囊,通气管道另一侧端部连接有Y型接头,所述咽腔填塞气囊上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导管和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使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提高实验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大鼠用无创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大鼠是一种很重要也很常用的实验动物,在很多实验中需要给大鼠建立机械通气,由于大鼠的声门非常狭小,而大鼠的机械通气所用的导管相对又较粗,在插管过程中容易发生大鼠气管堵塞,而导致缺氧窒息,呼吸停止,甚至死亡。目前,已报道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有:盲插法、直视声门下直接插管法、直视下钢丝引导插管、气管切开插管、内窥镜辅助插管等。在没有暴露声门的情况下盲插的成功率非常低,要通过多次插管才能成功,且插管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窒息,约有2/3的大鼠在插管时缺氧窒息死亡。直视声门下直接插管法成功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大鼠声门比较狭小,仍有一部分大鼠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窒息,而且还有一部分大鼠因缺氧而死亡。直视下应用导引钢丝插管虽然不会引起缺氧窒息的后果,但是本身直视声门插管的难度都较大。内窥镜辅助插管则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一定的技术手段。因此,实验室仍然多采用气管切开后插管的方法。气管切开后插管操作方便,但它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对机体伤害比较大,切口切开的大小、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的无菌程度以及术后的感染与否都会影响实验大鼠身体机能状态及术后大鼠机体的恢复,增加了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大鼠用无创通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验大鼠用无创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一侧端部外周包覆有咽腔填塞气囊,通气管道另一侧端部连接有Y型接头,所述咽腔填塞气囊上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导管和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与咽腔填塞气囊相连接的一端开口为斜行开口,开口处的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75°,咽腔填塞气囊也倾斜设置,且咽腔填塞气囊的倾斜角度与通气管道开口斜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与通气管道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的长度为5cm,通气管道的内径为0.25cm,Y型接头的分叉支腿长度均为1.5cm。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与Y型接头为一体成型的硬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咽腔填塞气囊由软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由于在通气管道一端采用斜行开口,提高了盲插时的成功率,且斜行开口外周包覆有倾斜的咽腔填塞气囊,当咽腔填塞气囊充气时,可以封闭咽腔及其相连的鼻腔,防止机械通气时漏气,整个装置通气效果好,插管操作简单,提高实验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1、通气管道;2、咽腔填塞气囊;3、充气囊;4、导管;5、Y型接头;6、气管;7、食道;8、咽腔;9、会厌;1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