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漂悬坠钓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9954.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涛 |
主分类号: | A01K91/03 | 分类号: | A01K91/03;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漂悬坠钓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钓竿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带轮抛竿的滑漂悬坠钓组。
背景技术
悬坠钓是指,通过调整主浮漂的浮力和悬坠的重力,是吊钩和钓饵处于轻微触底的状态,把鱼儿就饵信号灵敏传递给钓者,现有的悬坠钓组在抛竿时通过悬坠的重量去引导钓钩钓饵落在钓点上, 然而悬坠的重量如果超过饵重,那么便不易察觉到鱼儿就饵,如果悬坠重量接近饵重,那么钓钩钓饵便不易抛投到较远的理想钓点上,因此本案在于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带轮抛竿远投的滑漂悬坠钓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漂悬坠钓组,包括辅助浮漂、主线、滑动铅块、定位豆、滑动浮球串、主浮漂、悬坠、子线钓钩;所述主线包括第一主线和第二主线;所述主浮漂、辅助浮漂、定位豆、悬坠及子线钓钩通过第一主线连接;所述第二主线与第一主线通过定位豆连接;所述滑动浮球串、滑动铅块及定位豆通过第二主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漂悬坠钓组,所述辅助浮漂包括辅助漂体、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平衡铅块、送饵杆软杆、送饵杆硬杆、斜连杆、垂直连杆及浮球;所述平衡铅块安装于辅助漂体底部;所述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安装于辅助漂体中心;所述斜连杆安装于辅助漂体顶部侧边;所述垂直连杆连接于斜连杆;所述浮球连接于垂直连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辅助漂体内部的安装的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使穿过中心的主线及整体可以发挥更好的垂钓作用,通过调节定位豆之间的距离,使风线可悬在水中,不影响悬坠钓组的灵敏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也使得悬坠与子线钓钩在送饵过程中不被缠绕。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滑漂悬坠钓组,包括辅助浮漂、主线、滑动铅块6、定位豆4、滑动浮球串5、主浮漂3、悬坠15、子线钓钩16;所述主线包括第一主线2和第二主线1;所述主浮漂3、辅助浮漂、定位豆4、悬坠15及子线钓钩16通过第一主线2连接;所述第二主线1与第一主线2通过定位豆4连接;所述滑动浮球串5、滑动铅块6及定位豆4通过第二主线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漂悬坠钓组,所述辅助浮漂包括辅助漂体10、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12、平衡铅块11、送饵杆软杆14、送饵杆硬杆13、斜连杆9、垂直连杆8及浮球7;所述平衡铅块11安装于辅助漂体10底部;所述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12安装于辅助漂体10中心;所述斜连杆9安装于辅助漂体10顶部侧边;所述垂直连杆8连接于斜连杆9;所述浮球10连接于垂直连杆8。
实施例:
垂钓前,将送饵杆软杆14以及送饵杆硬杆13,移动到悬坠15处,设置第一主线2与第二主线1连接处的定位豆4的上下距离,以适应水的深度,使得主浮漂3处于合适的位置,更好的显示漂目。当滑漂悬坠钓组落水后,浮球7与水面平行,并与设定的主浮漂3 保持一定平行距离,次时通过斜连杆9与垂直连杆8连接的辅助漂体10能够垂直居于水中,使垂直穿过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12的第一主线2顺利的上下移动,而顶部带定位孔的中心管12顶部的中心管避免了送饵杆穿过辅助漂体10,又减少了第一主线2在中心管中的移动摩擦,这种滑漂悬坠钓组保证了远距离悬坠钓法的灵敏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涛,未经王新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9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竿用末梢部位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鱼竿
- 下一篇:一种渔具箱用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