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0506.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3/08;F21V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室内 阳光 补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室内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室内进行照明往往采用的是灯具,需要耗费电力。当处于停电时,对于不开设有窗户的房间(比如,地下室),室内处于漆黑状态,影响用户在室内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包括一用于反射并汇聚太阳光的反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锅的反射光汇聚点处设有一凹面镜,所述凹面镜的外边缘通过至少两个透明的亚克力管与所述反射锅的外边缘相连;
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还包括一由至少十根光纤构成的光纤线缆,光纤线缆的一端位于室内、另一端位于室外,以光纤线缆位于室外的端口为入光口,以光纤线缆位于室内的端口为出光口;
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光纤线缆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口径可调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外壁通过亚克力制成的连接杆与亚克力管相连;
所述反射锅的中央开设有一穿线孔,所述光纤线缆位于室外的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固定在环状体上,所述入光口朝向所述凹面镜的反射面,且位于所述凹面镜和所述反射锅之间。
本专利的创新点在于:
1.通过光纤,将室外的太阳光引入室内,对室内光线进行补充,可有效改善室内光线昏暗的情况。更关键的是,该些改善不需要耗费电力。
2.在光纤的入光口增加了光线汇聚设备,有利于提高进入光纤的光的强度,进而可以改变出光口的光强,提高室内的亮度。
3.选用透明的亚克力管以及透明的连接件,可有效避免对光线的遮挡,同时通过压克力管,使凹面镜与反射锅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使光路相对固定。
4.通过口径可调的环状体对光纤线缆进行固定,便于实现不同外径光纤线缆的固定。
所述光纤线缆的出光口上套设有一开口向下的灯罩,所述灯罩的内壁电镀有一反光膜层,所述反光膜层的内壁涂覆有一荧光膜层,所述灯罩的下端连接有一透光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纤线缆的出光口设有一电镀有反光膜层的灯罩,进而增加经光纤线缆向室内传导的太阳光的照明范围,通过透光罩与荧光膜层,避免用户直视造成的不适感。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荧光膜层,进而通过荧光膜层的自身属性,便于实现荧光照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线缆出光口处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面镜上固定有光敏传感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口径可调的环状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图4,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包括一用于汇聚太阳光的反射锅1,反射锅1固定在室外楼顶3上,反射锅1的反射方向上设有一凹面镜2,凹面镜2的外边缘通过至少三个亚克力管6与反射锅1的外边缘相连;凹面镜的反射方向上固定有光纤线缆7的入光口,且光纤线缆7的入光口朝向凹面镜的反射面,光纤线缆的出光口固定在室内。基于光纤导光的室内阳光补充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光纤线缆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口径可调的环状体13,环状体的外壁通过亚克力制成的连接杆与亚克力管6相连;反射锅的中央开设有一穿线孔,光纤线缆位于室外的一端穿过穿线孔,固定在环状体上,入光口朝向凹面镜的反射面,且位于凹面镜和反射锅之间。
亚克力管优选为设有三个。连接杆也设有三个。一个亚克力管与一个连接管相连。
环状体可以是一具有开口的环状体。便于口径的微调。本专利的环状体适用于口径的微调。
光纤线缆7的出光口上套设有一开口向下的灯罩4,灯罩4的内壁电镀有一反光膜层8,反光膜层8的内壁涂覆有一荧光膜层9,灯罩的下端连接有一透光罩5。本实用新型通过凹面镜2便于将反射锅1汇聚的太阳光反射至光纤线缆的入光口,进而通过光纤线缆的传导,将太阳光传输至光纤线缆的出光口,将太阳光补充至室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需外接电源对室内的补充照明。透光罩靠近灯罩侧涂覆有一半透半反膜层。进而实现均匀出光的效果。灯罩优选呈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0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音箱灯光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海洋平台生活区光导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