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压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0755.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9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剑英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手柄 连接件 开口槽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止转结构 下手柄 压蒜器 挤压 活动连接 腔室底面 翻动 侧壁 穿出 穿入 穿设 固设 腔室 省力 蒜口 止转 大蒜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蒜器,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上的下手柄、设于下手柄对面一侧上的安装部、活动连接于该安装部的上手柄、压蒜件及用于连接所述压蒜件和上手柄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压蒜件相配合的腔室,该腔室底面设有多个出蒜口;所述上手柄上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压蒜件至少部分置于该开口槽内,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压蒜件上,连接件的至少一端穿入所述开口槽侧壁并穿出上手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与上手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连接件与压蒜件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压蒜件与上手柄之间的良好止转,使得压蒜件在挤压大蒜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上手柄发生翻动,挤压效果更好,操作更为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压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营养丰富,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还可促进糖类的新陈代谢以产生能量,并缓解疲劳,提升免疫力。由于大蒜的这些有益的功效,人们极为喜欢在烹饪食物时加入大蒜,不仅起到提鲜的作用,还能有益人体健康。为了增强蒜味,通常会将大蒜制成蒜泥来烹饪,人们通常直接通过菜刀对大蒜进行剁切来将整颗的大蒜剁成泥,但是该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剁出的蒜泥往往不够细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手工压蒜器,包括上下手柄、连接于上手柄的压盘及连接与下手柄的压座,通过在手柄上加压使得压盘对压座内的大蒜进行挤压,从而挤出较为细腻的蒜泥。但是上述结构的压蒜器,其压盘与上手柄之间为活动连接,在挤压大蒜的过程中压盘极易相对压座发生翻动,从而作用在大蒜上的压力不够均匀,使得挤压出的蒜泥粗细程度不一,操作也较为吃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得的蒜泥粗细一致、操作省力的新型压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蒜器,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上的下手柄、设于下手柄对面一侧上的安装部、活动连接于该安装部的上手柄、压蒜件及用于连接所述压蒜件和上手柄的连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压蒜件相配合的腔室,该腔室底面设有多个出蒜口;所述上手柄上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压蒜件至少部分置于该开口槽内,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压蒜件上,连接件的至少一端穿入所述开口槽侧壁并穿出上手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与上手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连接件与压蒜件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止转结构和第二止转结构的配合,可实现压蒜件与上手柄之间的良好止转,使得压蒜件在挤压大蒜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上手柄发生翻动,挤压大蒜的过程中,压蒜件于腔室内始终保持竖直下压的状态,相较压蒜件发生转动的情况而言,压蒜件的下表面保持水平状态与大蒜接触,大蒜受到的挤压力更为均匀,挤压的效果更好,压出的蒜泥更为细腻;且通过对上下手柄的加压即可实现对大蒜的挤压,操作省力,用时时间短,人不会被熏出眼泪,制蒜泥过程更为舒适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盘体和固连于该盘体上的连接杆,所述盘体的直径大于该连接杆的直径;由于盘体的直径较大,故而盘体可起到一定的防脱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手柄上以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一通孔、对称设于所述盘体内表面的两止转凸部及设于所述上手柄外表面上的两止转凹部;所述止转凹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当连接杆穿设于第一通孔时,由于盘体的直径较大而无法通过通孔,盘体的内表面与上手柄的外表面相抵触,此时止转凸部即可可输入至止转凹部内,实现连接件与上手柄之间的止转配合。
或优选的,所述第二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压蒜件上以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二通孔、设于连接杆上的至少两条形凸筋及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的至少两条形凹槽;当连接杆穿入至第二通孔内时,凸筋即可卡入至凹槽内,实现连接杆与压蒜件之间的止转配合;从而通过第一止转结构与第二止转结构的配合,即可实现上手柄与压蒜件只之间的止转配合,有效防止压蒜件在挤压大蒜的过程中相对上手柄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剑英,未经徐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0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