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2044.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特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107 | 代理人: | 陈禧 |
地址: | 413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偶 主轴 滚动轴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解决液力偶合器外壳与滚动轴承外圈两者硬度及线膨胀系数差异大,防止滚动轴承外圈在外壳安装孔内滑动的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轻金属材料(如铝合金)基础件的广泛应用,液力偶合器的外壳、涡轮、泵轮一般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其应用时一般通过滚动轴承与主轴连接,即滚动轴承的内圈与主轴紧配合连接,而外圈安装于外壳的安装孔上。由于滚动轴承与外壳的硬度差异大(轴承硬度大于HRC60,铝合金为HB50-70),安装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使安装孔的形状与尺寸精度遭到破坏而影响到安装精度与配合可靠性。同时,两者的线膨胀系数差异也大(轴承钢线胀系数为10.2×10-6/℃,铝合金如ZL104线胀系数为(22~24)×10-6/℃),在温度变化大的场合将使其配合精度与可靠性大受影响。如液力偶合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90~100℃,较室温高出70~80℃,在此温差下,以¢100毫米滚动轴承外圈计算其配合间隙会增加0.09~0.10毫米。一旦因不清洁等原因使滚动轴承稍有卡阻,便会导致外圈在安装孔内滑动(俗称跑外圈)造成磨损,直接影响安装精度与配合可靠性。为此,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外壳上嵌铸硬质(如铸铁、钢)镶圈,滚动轴承的外圈安装在镶圈上。此办法虽然解决了外圈与外壳的材料差异问题,但是,工艺复杂,增加成本,而且不能解决配合较松情况下的间隙补偿防止跑外圈以及线膨胀系数差异对于镶圈嵌铸可靠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液力偶合器外壳与滚动轴承外圈两者硬度及线膨胀系数差异大,防止滚动轴承外圈在外壳安装孔内滑动的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所述液力偶合器包括由铝合金材料制备的外壳,所述滚动轴承它包括安装在液力偶合器外壳安装孔上的外圈,安装孔上内切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弹性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圈为橡胶O型圈或金属波形弹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滚动轴承外圈与安装孔可采用较松配合以便于轻松安装,防止刮蹭伤损软材质孔壁,并同时确保安装精度;安装孔内设置的弹性圈在滚动轴承外圈装入后因变形产生很大预紧力足以将滚动轴承外圈“定中”并抱紧,有效防止“跑外圈”所造成的滑动磨损,大大提高了滚动轴承安装的可靠性;且液力偶合器外壳的制造工艺简化,节约了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液力偶合器主轴滚动轴承的安装结构,所述液力偶合器包括由铝合金材料制备的外壳1,所述滚动轴承它包括安装在液力偶合器外壳安装孔上的外圈3,安装孔上内切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弹性圈2。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圈2为橡胶O型圈或金属波形弹条。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液力偶合器外壳安装孔上内切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弹性圈2(本实施例为橡胶O型圈),滚动轴承的外圈3安装在安装孔内,滚动轴承的外圈3与安装孔采用较松配合以方便安装,通过对弹性圈2的挤压变形,实现间隙补偿,确保外圈3与安装孔紧密结合防止“跑外圈”,提高工作可靠性;滚动轴承的内圈4与主轴5采用较紧的配合安装。
采用此安装结构,外圈3与安装孔可采用较松配合以便于轻松安装,防止刮蹭伤损液力偶合器外壳1,并同时确保安装精度。以直径¢100的外圈3为例,若安装孔径取G7或G6公差与外圈3组成小间隙配合可方便安装,此时在径向力作用下主轴5可能产生的最大偏移量仅为0.0235或0.017,完全满足一般安装精度要求;且由于安装孔内加入了弹性圈2,在滚动轴承的外圈3装入后,弹性圈2因变形产生很大预紧力足以将外圈3“定中”并抱紧,有效防止“跑外圈”造成的滑动磨损,大大提高了滚动轴承安装的可靠性;同时,液力偶合器的外壳1上无需再镶嵌硬材质镶圈,简化了液力偶合器的制造工艺,节约了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特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特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2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脚器
- 下一篇:一种无侧隙差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