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2341.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牧人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1/89;F24F13/24;F24F13/28;F24F110/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定 智能 监测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级净化装置、室外制氧装置和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机;所述室外多级净化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室外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室外制氧装置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以室外空气为原料,通过多级净化装置对室外空气进行干燥及净化处理后输送到室外制氧装置分离出氧气,从而得到无尘、无菌的高纯度氧气;然后再通过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机将该分离得到的无尘、无菌的高纯度氧气释放至室内,使室内的氧气含量始终能满足人类生命对氧气的需求,保障了人类的键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制氧、室内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的键康与氧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的氧气浓度在21%至23%的范围内;而由于室内通风不足与重度污染室等使室内的氧气浓度往往达不到21%至23%的范围要求,尤其到了夜间,室内缺氧更严重;人类晚上进入睡眠,生命细胞脏腑器官按生物钟规律完成进行睡眠,代谢循环与自我修复。重度缺氧与亚缺氧会给经过一天的劳动、生活、工作的人体造成细胞受伤受损、肢体器官造成代谢、循环、修复障碍,从而引起各种不良症状、各种疾病、癌变,加速生命体细胞各组织老化与功能衰退。因此,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需要对室内进行恒定补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障人类的键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制氧、室内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定补氧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其包括室外多级净化装置、室外制氧装置和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所述室外多级净化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室外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室外空气并对室外空气进行干燥及净化处理后输送到所述室外制氧装置;所述室外制氧装置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连接,用于将所述室外多级净化装置输送来的室外空气分离出无尘、无菌的高纯度氧气并将该氧气输送至所述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所述室内多功能释放柜用于将所述室外制氧装置分离出的无尘、无菌的高纯度氧气释放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室外多级净化装置包括多级净化机体和置换气窗;所述多级净化机体的底部设置有输入端,所述多级净化机体的顶部设置有输出端,所述置换气窗与所述多级净化机体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到所述多级净化机体内;所述多级净化机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室外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在所述多级净化机体内分别设置有吸附层、过滤层及杀菌层。
优选地,在所述多级净化机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纤维过滤网层、高效HEPA滤网层、高压静电吸附网层、分子筛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光触媒消毒杀菌层以及UV紫外线杀菌灯。
优选地,所述室外制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制氧吸附塔和储氧罐,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多级净化机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氧吸附塔的输入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氧吸附塔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储氧罐连接,所述储氧罐与所述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机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制氧吸附塔内从上到下依次叠加设置有沸石吸附剂A层和沸石吸附剂B层。
优选地,所述室外制氧装置还包括排气消声器,所述制氧吸附塔的底部设置有废气排出口,所述排气消声器设置于所述废气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室内多功能空气释放柜机还包括用于监测及控制室内氧气含量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模块,所述智能监测与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多级净化装置和室外制氧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牧人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牧人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2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