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结构设计的多联齿轮泵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9021.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姜玲燕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结构设计 齿轮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量化结构设计的多联齿轮泵泵体。
背景技术
齿轮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等特性,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其中,多联齿轮泵是将两套或两套以上齿轮泵的泵芯组件并排组装在一起由同一根传动轴来驱动旋转的设备,现有多联齿轮泵泵体由于结构所限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多联齿轮泵的泵体多为只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孔的两端开口中空腔体,组织结构较为独特和单一,专一性强但集成性和通用性差;
2.现有多联齿轮泵的泵体定位仅依靠直径较小的定位销或空心定位销来实现。在安装误差、加工误差、恶劣使用工况下,易造成定位销的失效,从而造成齿轮泵过早的失效;
3.现有多联齿轮泵的部件数量较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工艺、工装支持。工序的分散、多次的工装装夹,周转过程中极易产生磕碰现象;
4.现有部分多联齿轮泵泵体多采用铸铁件,它虽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抗拉强度、常温和高温工况下较高的冲击韧性,但整个多联泵的自重较重,给生产加工和周转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能减少泵的零部件数量,减小泵的轴向尺寸的轻量化结构设计的多联齿轮泵泵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结构设计的多联齿轮泵泵体,包括泵本体,所述泵本体内开有用于安装前主动齿轮和前从动齿轮的齿轮安装孔,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齿轮安装孔的后方开有用于安装前主动齿轮轴的前侧主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前从动齿轮轴的前侧从安装孔;
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前侧主安装孔的后方开有用于安装后主动齿轮轴的后侧主安装孔,且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前侧主安装孔和所述后侧主安装孔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者的主过孔;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前侧从安装孔的后方开有用于安装后从动齿轮轴的后侧从安装孔,且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前侧从安装孔和所述后侧从安装孔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者的从过孔;
所述泵本体内位于所述前侧主安装孔、所述前侧从安装孔、所述主过孔和所述从过孔之间开有用于连通四者的衔接腔。
进一步地,所述泵本体具有一段含四个支端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的区段。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主安装孔和所述前侧从安装孔的后部、所述衔接腔、所述主过孔和所述从过孔的前部均位于所述区段内。
进一步地,所述区段的任意相邻两个支端之间为120°的圆弧过渡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泵本体的前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向后延伸的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区段的左右两个支端的端面分别向外延伸有过渡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安装孔从所述泵本体的前端面向后延伸,所述泵本体的前端面于所述齿轮安装孔的外围开有环形密封圈槽。
进一步地,所述泵本体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后侧主安装孔和所述后侧从安装孔的外围设有呈8字形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泵本体的前端左右两侧面分别为法兰面。
进一步地,所述泵本体采用RuT380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能够缩小齿轮泵的安装空间,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装配速度与质量,并且增加了齿轮泵整体的刚性,能减小齿轮泵的轴向尺寸,提高其工作压力和机械效率,提高高温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图6是A-A剖视图。
图7是B-B剖视图。
图8是C-C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泵本体、11区段、101齿轮安装孔、102前侧主安装孔、103前侧从安装孔、104后侧主安装孔、105主过孔、106后侧从安装孔、107从过孔、108衔接腔、109进油腔、110出油腔、111过渡台阶、112环形密封圈槽、113凸台、114法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图6和图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9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棒材拉伸前加热的双螺旋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