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减少隔离开关发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2482.8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李博;李建国;李伟峰;徐宇;黄文韬;鲁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昂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隔离 开关 发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隔离开关发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分配的关键环节,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送电的可靠性。随着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增大,变电站负荷也在不断升高,对设备的性能也相应提升。
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变电设备刀闸发热成为变电运行的难题,尤其是超高压变电站,负责主网的负荷分配。一般超高压变电站500kV主设备隔离开关至少50余组,每组为3台;220kV出线10回,隔离开关至少30组,未包括母联开关刀闸,接地刀闸等。
GW4型系列隔离开关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运行检修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电力系统广泛使用,在电网中大量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GW4系列隔离开关发热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尤其动、静触头接触部位是过热发生频率较高的部位。
隔离开关触头为金属构成,常年触头处于高温及金属变形扭力状态,如果是线路侧隔离开关出现发热现象,会导致送电中断,隔离开关发热时间往往是用电高峰期,送电中断会造成重大影响。
隔离开关在用电高峰期时发热,若处理不及时,最终导致隔离开关断路,形成带负荷断开刀闸,最终造成变电站严重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隔离开关发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减少隔离开关发热的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静触头I26上的支撑体I28和垂直设置于动触头I27上的支撑体II22,由支撑体I的端部向静触头I的端部延伸形成静触头臂21,静触头臂的末端设置有静触头II31;由支撑体II的端部向动触头I的端部延伸形成动触头II29;所述静触头II上设置有紧固螺栓30,该紧固螺栓穿过静触头II,紧固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螺母32。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静触头II之间设置有锁紧弹簧3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连接结构将动静触头更好接触,该结构简单易行,且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缺陷易处理,有利地解决了隔离开关发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减少隔离开关发热的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静触头I26上的支撑体I28和垂直设置于动触头I27上的支撑体II22,由支撑体I的端部向静触头I的端部延伸形成静触头臂21,静触头臂的末端设置有静触头II31;由支撑体II的端部向动触头I的端部延伸形成动触头II29;所述静触头II上设置有紧固螺栓30,该紧固螺栓穿过静触头II,紧固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螺母32。
所述螺母与静触头II之间设置有锁紧弹簧33。
本实施例的意义是动静触头合闸后,此装置再次并联在动静触头之间,起到二次接触分流作用,使部分电流从并该装置流入,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隔离开关触头发热。
隔离开关I25的动静触头两端安装了该装置,当隔离开关合闸时,动、静两触头接触。同时,该装置的动静触头相互接触。之后,操作人员持安装有遥控充电电钻操作杆23,操作杆14上的遥控充电电钻直接对准螺栓顺时针旋转,直至紧固到位,紧固后该装置可以通过电流,从而减轻了触头的大电流。
当遇有隔离开关需要拉开时,先用遥控充电电钻操作杆将该装置的紧固螺栓利用遥控器逆时针旋转,使螺栓松动,接点不受力,再次进行隔离开关操作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紧固螺栓应有防脱结构,以防螺杆彻底退出后,影响了正常的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昂,未经李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2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