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2636.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孟泽武;陈燕凌;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丝 上端 导流丝 下端 内窥镜 漏斗状结构 残余结石 承托 胆道 伞骨 均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 肝内胆管 严重症状 影响胆汁 延长线 圆心处 中点处 中心处 结石 倒钩 钩体 近端 连线 外流 回收 阻挡 | ||
1.一种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包括至少四个直线形的固定丝(1),其特征在于,固定丝(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11)连接在一起且与回收用倒钩(101)相连接,固定丝(1)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固定用钩体(102),固定丝(1)均匀对称分布成漏斗状结构,固定丝(1)的上端位于同一个圆周上;每相邻的两个固定丝(1)之间分别设置有两个均匀分布的弧形的伞骨丝(2),伞骨丝(2)的下端分别与固定丝(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11)连接在一起,伞骨丝(2)的上端分别与固定丝(1)的上端位于同一个圆周上;固定丝(1)构成的漏斗状结构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导流丝(3),导流丝(3)的下端与固定丝(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11)连接在一起,导流丝(3)的上端位于固定丝(1)所在圆周的圆心处;导流丝(3)与每个固定丝(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承托丝(4),导流丝(3)上端的高度高于固定丝(1)上端所在平面的高度,承托丝(4)上端的高度低于固定丝(1)上端所在平面的高度,承托丝(4)的下端与固定丝(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11)连接在一起,承托丝(4)的上端的延长线分别位于导流丝(3)上端与固定丝(1)上端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固定丝(1)与导流丝(3)的外径均大于承托丝(4)和伞骨丝(2)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回收用倒钩(101)设置为“J”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用钩体(102)设置为倒“L”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丝(1)、伞骨丝(2)、导流丝(3)和承托丝(4)分别设置为镍钛合金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丝(1)、伞骨丝(2)、导流丝(3)和承托丝(4)的底部构成网格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结构为点状网格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胆道滤器底部打开状态为圆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结构的直径为1cm。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导流丝(3)和承托丝(4)均为直线形。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下使用的胆道滤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丝(1)、伞骨丝(2)、导流丝(3)和承托丝(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26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语音电动牙刷
- 下一篇:一种清石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