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4476.6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福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漏 自动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属于自动焊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小网片焊接,特别是地漏产品,无专用的焊接设备。现有的焊接设备仍然采用笨重,造价较高,工艺单一的原始设备。由于地漏产品生产涉及到压装和焊接两种工艺,若压装中产生边缘裂纹,焊接地漏壳体就会发生裂纹。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043889.6的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包括自动焊接机、自动压装机、超声波检测器、焊接控制系统、自动进给驱动系统、夹装机构。自动焊接机置于焊接设备的右侧,自动压装机置于焊接设备的左侧,超声波检测器置于自动焊接机和自动压装机中间,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得知设备的进电情况,使用不便,适用性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得知设备的进电情况,使用不便,适用性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其结构包括把手、内壳、提示灯、电压显示表、控制开关、电压调整转钮、散热孔、电焊接口、电源接口、检测接口、脚垫、功率调整按钮、外壳体、电焊主板,所述内壳的外侧设有外壳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提示灯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提示灯分别嵌套在内壳前端的左上方,所述电压显示表安装在提示灯的右侧,所述控制开关、电压调整转钮与功率调整按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控制开关、电压调整转钮与功率调整按钮均匀等距的设于电压显示表的下方,所述散热孔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散热孔分别设于内壳前端的中部与外壳体的左侧,所述电焊接口、电源接口与检测接口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电焊接口、电源接口与检测接口均匀等距的设于散热孔的下方,所述脚垫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脚垫分别与内壳的下方垂直连接,所述电焊主板安装在内壳的内部,所述提示灯、电压显示表、控制开关、电压调整转钮、电焊接口、电源接口、检测接口和功率调整按钮均与电焊主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船型按板、外框、卡扣板、正极接电、分隔杆、负极接电、壳体,所述船型按板嵌套在外框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外框的下方与壳体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卡扣板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卡扣板分别设于壳体的左右两侧为一体结构,所述正极接电、分隔杆与负极接电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正极接电、分隔杆与负极接电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下方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位于电压调整转钮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调整按钮位于电压调整转钮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且开口两端分别与外壳体上方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接口位于检测接口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显示表可以将设备的电压大小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可以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预防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其结构设有控制开关,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其结构壳体下方的正极接电与负极接电与设备电连接,然后再通过卡扣板将壳体固定在设备上,通过外框上的船型按板将设备进行通电与断电,可得知设备的进电情况,使用方便,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漏自动焊接设备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把手-1、内壳-2、提示灯-3、电压显示表-4、控制开关-5、电压调整转钮-6、散热孔-7、电焊接口-8、电源接口-9、检测接口-10、脚垫-11、功率调整按钮-12、外壳体-13、船型按板-501、外框-502、卡扣板-503、正极接电-504、分隔杆-505、负极接电-506、壳体-5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福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福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4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