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户外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5389.2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陵水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724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隔离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一种户外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电路中隔离电压的开关器件,用于保证断路器等其它电器在检修时的安全,它不具备灭弧能力,不能用于切断、投入负荷电流,也不能用于开断短路电流。根据安装地点的不同,分为户外隔离开关和户内隔离开关。
目前,为了方便操作,部分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被设计成敞开式的,操作连杆通过敞开孔连接至机构箱内的操动机构。例如图1所示的GW-35型户外隔离开关,操作连杆22通过位于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连接至操动机构24,在图1中,25为支柱绝缘子,26位隔离刀,27为操作连杆22与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GW-35”为户外隔离开关的型号,其中,G表示隔离开关,W表示户外,35表示该隔离开关的电压等级为35kv。然而,这种敞开式的机构箱常常成为小鸟筑巢的好地方。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后,筑巢用的草、树叶和羽毛等物会造成操动机构的卡塞,进而导致操作不能操作到位,给户外隔离开关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在机构箱及操作连杆上喷涂驱鸟颜色,或者通过在敞开孔附近安装能发出声音的惊鸟装置等方式,以防止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但是这些方式仍然无法杜绝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的情况,使得户外隔离开关依然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一种户外隔离开关,以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其中,
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形成具有空腔13的第一圆筒14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圆筒14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的固定结构15;
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呈完全敞开状态;
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开设有供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所述通孔14-3的直径小于所述敞开孔23的直径;
所述空腔13,用于容纳所述操作连杆22与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二槽11-2通过第一轴肩11-3连接;
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所述第三槽12-1和所述第四槽12-2通过第二轴肩12-3连接;
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
所述第二槽11-2和所述第四槽12-2相互贴合形成所述固定结构15,所述固定结构15呈圆筒状,且所述固定结构15的内径等于所述操作连杆22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一裙耳11-4;其中,所述第一裙耳11-4位于所述第一槽11-1的第一端11-11,并沿所述第一槽11-1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槽11-1的第二端11-12开设有供所述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一半圆孔11-5;
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二裙耳12-4;其中,所述第二裙耳12-4位于所述第三槽12-1的第一端12-12,并沿所述第三槽12-1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槽12-1的第二端12-12开设有供所述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二半圆孔12-5;
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
所述固定结构15包括:所述第一裙耳11-4和所述第二裙耳12-4。
可选地,所述第一裙耳11-4和所述第二裙耳12-4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机构箱21连接的固定孔16。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的第一侧边11-7与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的第二侧边12-7通过转轴17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7和所述第二侧边12-7是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时对应贴合的两个侧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薄片状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金属薄板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陵水供电局,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陵水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5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