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6818.8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杨;刘成伟;包若涵;朱陈磊;盛昶凯;李世海;叶文浩;袁凌飞;徐慧敏;陈雅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厚板 中的 竖向 钢筋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钢筋插入基础结构或转换层结构中一定的锚固长度,实现竖向构件(墙、柱)与基础结构或转换层结构的连接,借助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实现竖向构件(墙、柱)对基础结构或转换层结构的力的传递。
目前,城市建筑呈现向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地下室越挖越深,导致基础结构(地下室底板)越来越厚。二是大空间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转换层厚板结构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竖向构件(墙、柱)钢筋插入厚板中的工程案例也越来越多。在竖向构件(墙、柱)钢筋插入厚板施工时,常规的施工方法是竖向构件如墙、柱的插筋直接插入厚板的底部,依靠竖向构件的钢筋自重以及水平约束钢筋来对竖向构件钢筋进行固定和定位。
然而,在这种常规施工方法下,竖向构件钢筋进入厚板中的总厚度为厚板的厚度加上弯锚长度,而规范中只需竖向构件插入厚板LaE(注:LaE表示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见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11.1.7条)的长度,如果将竖向构件钢筋插到厚板板底,竖向构件钢筋进入厚板的长度远大于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LaE,导致钢筋用量偏大,造成钢筋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常规施工方法中钢筋用量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用量较少,节约施工成本的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
一种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所述厚板包括上皮钢筋和下皮钢筋,所述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包括:
支腿,位于所述厚板的底部,所述支腿与所述下皮钢筋连接;
框架,位于所述支腿上方并与所述支腿连接;
多根钢筋,垂直设置于所述框架并沿所述框架设置,所述钢筋与所述框架或所述上皮钢筋连接;
定位箍筋,沿多根所述钢筋的外围设置并与所述钢筋连接,所述定位箍筋与所述上皮钢筋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框架由四根角铁首尾依次连接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根所述角铁的翼缘相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四个顶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腿与所述框架为焊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厚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支腿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筋包括第一插筋和第二插筋,所述第一插筋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插筋的长度,所述第一插筋和所述第二插筋交错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箍筋与所述上皮钢筋焊接连接。
上述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在厚板开始施工时,首先绑扎厚板的下皮钢筋,对竖向构件钢筋在厚板中的投影线进行放线定位后,在厚板的底部设置支腿,并在支腿在设置框架,形成一个组合支架。接着将多根钢筋沿框架的周长设置并与框架连接,然后在多根钢筋的外围设置定位箍筋,并将定位箍筋与上皮钢筋和钢筋连接,进而完成厚板中竖向构件钢筋的定位和固定。由于每根钢筋既与框架或上皮钢筋连接,又与定位箍筋连接,即,每根钢筋都有两个固定点,保证了钢筋的牢靠固定。另外,钢筋进入厚板的长度为厚板的高度减去支腿的高度,即,每根钢筋节约的长度约为支腿的高度,因此,钢筋用量减少,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构件与厚板的连接是通过钢筋插入厚板中来实现的。如图1和图2所示,厚板2包括下皮钢筋20和上皮钢筋22。一实施例的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1包括支腿10、框架12、多根钢筋14和定位箍筋16,支腿10位于厚板2的底部,支腿10与下皮钢筋20连接,框架12位于支腿10上方并与支腿10连接,多根钢筋14垂直设置于框架12并沿框架12设置,钢筋14与框架12或上皮钢筋22连接,定位箍筋16沿多根钢筋14的外围设置并与钢筋14连接,定位箍筋16与上皮钢筋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6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槽钢的混凝土梁
- 下一篇:一种连接直径不同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C形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