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鲑鱼孵化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6988.6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3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牟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850032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鲑鱼 孵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技术领域,具体为鲑鱼孵化桶。
背景技术
鲑鱼目前在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品种主要有虹鳟、金鳟、白点鲑、哲罗鲑、细鳞鲑等,用于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为大马哈鱼。养殖产量每年超过4万吨,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人工养殖。鱼卵的孵化主要集中在辽宁、黑龙江、甘肃、山西、北京等地,据统计全国每年进行人工孵化生产的发眼卵在2000万粒以上。由于鲑鱼鱼卵的孵化期较长,一般均在20天以上,且在发育到发眼期(眼睛出现黑或红色素)之前必须保持静止和弱光,因此,必须隔天对鱼卵进行消毒,以减少水霉菌的发生。目前全国普遍采用的是塑料桶作为孵化器。桶上遮光覆盖不理想,孵化车间必须使用红灯,灯光较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的鲑鱼孵化桶,方便操作,并且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鲑鱼孵化桶,包括桶,桶顶部设有盖子,桶内放置有水平的带有孔的隔板,隔板与桶的底部形成的空腔为进水区,隔板上方为盛卵区,所述的隔板中心安装有垂直的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下端位于进水区内,上端位于桶顶部,比穿过所述的盖子,并且进水管的上端还连接有漏斗。
优选的设计,所述的桶顶部边缘设置有对称的耳,耳上安装有提手,还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两端开有槽,所述的支架安装在桶的顶部,所述的耳卡在支架的槽内,所述的支架中心开有通孔,通孔用于固定所述的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
所述的进水管下端口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鲑鱼孵化桶,结构简单,进水操作简单,不需要打开盖子,并且遮光效果好,车间可以正常的采光或者照明,方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鲑鱼孵化桶,包括桶1,桶1顶部设有盖子7,盖子7为遮光材料制成,车间可以使用正常灯光,给技术人员对鱼卵消毒和其他操作带来极大方便。
桶1内放置有水平的带有孔的隔板2,隔板2为4.3毫米厚的有机玻璃,隔板2上的孔采用数控机床钻孔,孔径3毫米,各孔径边缘的间距均为3毫米。
隔板2与桶1的底部形成的空腔为进水区,隔板2上方为盛卵区,所述的隔板2中心安装有垂直的进水管3,所述的进水管3下端位于进水区内,上端位于桶1顶部,比穿过所述的盖子7,并且进水管3的上端还连接有漏斗8。
桶1中轴线垂直高度:25.8厘米,桶内壁(斜高):24.9厘米,桶底外径:25.1厘米。
进水管3长:27厘米,直径3.57厘米。
进水管3的内径应为桶1上口内径的1/9,隔板2固定在离桶底的距离为桶高的1/8处,以防因过水不畅,易导致孵化中不定时地鼓出气泡。
所述的桶1顶部边缘设置有对称的耳6,耳6上安装有提手,还包括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两端开有槽,所述的支架4安装在桶1的顶部,所述的耳6卡在支架4的槽内,所述的支架4中心开有通孔,通孔用于固定所述的进水管3。支架4长:长边35厘米,短边长33.5厘米,宽:6.2厘米,通孔内径3.8厘米。
所述的桶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5。溢流口长:4.69厘米;外径2.24厘米;距离桶1的上边缘1.5厘米。水不再从桶口周边溢出,保持了地面干爽.
所述的进水管3下端口为锯齿状。
孵化用水经漏斗8注入进水管3,流至桶底部进水区内,从锯齿状下端口上翻,通过隔板2的孔进入盛卵区,再从桶口溢流口5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6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丑鱼孵化卵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