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下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9593.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科;朱爱华;赵志刚;程方清;岳同健;张毅;胡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料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出造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形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及下料口,所述料斗本体呈锥状,所述下料口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下料口从上至下由上部圆筒段、中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依次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现有的一体式结构的下料口改为由上部圆筒段、中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三个结构组成的分体式结构,其中中部圆筒段相对上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可旋转,并带有刮料杆。正常生产时,只需要旋转中部圆筒段即可将粘附在下部圆筒段的粉料刮入挤出机中,不需要停机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出造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下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下料斗在挤出造粒下料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在下料口处堵料的现象。通常只能停机清理后才能继续生产。
改性挤出造粒配方中,多会含有粉料助剂。喂料时,物料内含有的水分经过高温作用转化为水蒸气,容易在下料口处与粉料结合粘附在下料口内壁上。长时间不清理粘附的粉料会堵住下料口,导致生产中断。
申请号为“200720300358.1”、授权公告号为“CN 201128578 Y”、名称为“一种粘性粉状物料给料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给料装置,自上而下设置有电机、减速机、料仓、转动轴和下料口调节装置,所述的转动轴从料仓的顶部中心向下伸至下料口上方,在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拌杆,顶部中心向下伸至下料口上方,在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搅拌杆。当粘性粉状物料由其它工艺转到料仓时,电机启动,通过减速机,带动转动轴和搅拌杆转动,使得料仓内部的粘性粉状物料得到搅拌而松动,从而使物料向下移动而给出。该装置虽能解决生产工艺过程中,粘性粉状物料产生结拱、粘接,给料难的问题,但针对的是位于料仓体部中心位置处的物料,无法解决位于下料口处的物料发生的粘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不停机清理方案,改造下料口结构,操作人员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只需要简单操作即可清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的下料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及下料口,所述料斗本体呈锥状,所述下料口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下料口从上至下由上部圆筒段、中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依次组成,其中:
所述上部圆筒段与所述料斗本体衔接;
所述中部圆筒段分别与所述上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进行套接且分别与所述上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进行转动连接,在该中部圆筒段的内壁伸出至少一根刮料杆,所述刮料杆抵接在所述下部圆筒段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下部圆筒段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下部圆筒段的外壁伸出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的上部圆筒段底端处的内壁形成一圈第一凹槽,所述中部圆筒段的上端套设在该第一凹槽内使得该中部圆筒段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圆筒段下端进行套接;
所述的下部圆筒段顶端处的内壁形成一圈第二凹槽,所述中部圆筒段的下端套设在该第二凹槽内使得该中部圆筒段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圆筒段的上端进行套接。
优选地,所述的刮料杆的个数为一根。
优选地,所述的刮料杆的个数为两根,分别对称布设在所述中部圆筒段上。
优选地,所述的中部圆筒段的外壁设有转动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现有的一体式结构的下料口改为由上部圆筒段、中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三个结构组成的分体式结构,其中中部圆筒段相对上部圆筒段及下部圆筒段可旋转,并带有刮料杆。正常生产时,只需要旋转中部圆筒段即可将粘附在下部圆筒段的粉料刮入挤出机中,不需要停机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9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料车
- 下一篇:一种辅助化工原料灌装的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