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液-液电润湿效应的可编程控制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0383.4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水玲玲;曹洁萍;金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润湿 效应 可编程 控制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基于液-液电润湿效应的可编程控制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自下而上包括:下基板(1)、驱动电极阵列(2)、下基板疏水绝缘层(3)、至少一个液滴(4)、上基板疏水层(5)、导电层(6)、上基板(7),上基板和下基板四周添加围堰(8),用于形成封闭的腔体构成微流控芯片(9),所述的导电层(6)连接电源(10)正极,驱动电极阵列(2)连接电源(10)负极,所述的下基板疏水绝缘层(3)为固-液复合膜结构,由多孔性的聚合物薄膜层及能提高电润湿性能的液体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孔性的聚合物薄膜的孔径大小为20 nm ~ 2000 nm,下基板疏水绝缘层(3)的膜厚为10 nm ~ 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阵列(2)由若干电极通过不同方式有序排列,形成面式或者网状或者线状的二维驱动电极阵列;其中:电极单元图形包括半月形电极、正方形电极、六边形电极、长方形电极、叉指电极中的一种;相邻电极间距为10μm ~ 1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驱动电极阵列(2)施加电压实现液滴(4)往一个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4)为具有导电性的液体,液滴(4)至少一个,每个液滴至少覆盖其中一个电极以及相邻电极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围堰(8)的高度和长度满足液滴(4)能接触到上基板(7)和下基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03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油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