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0641.9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佳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1/00 | 分类号: | A47C31/00;A61M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床体 唤醒装置 机械臂 探测杆 定时器 重力传感器 起床 电性连接 驱动轴 输出端 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便于安装 刮板 赖床 拆卸 唤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包括床体、驱动电机和机械臂,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床体的末端,所述床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机械臂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的末端对应床体设置有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末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探测杆之间设置有刮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定时器,且定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机械起床唤醒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拆卸,占地面积小,有效提高对惯性赖床的人们唤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起床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甚至每天早上开好几个闹钟仍然起不了床导致最后迟到的“悲剧”,更养成了人们赖床和懒惰的坏习惯。小时候赖床,爸爸妈妈总会来掀被子,但现在由于工作或学习的关系,很多人起床都只能依赖闹钟,仅仅是声音的播放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包括床体、驱动电机和机械臂,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床体的末端,所述床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机械臂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的末端对应床体设置有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末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探测杆之间设置有刮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定时器,且定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械臂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床体的两侧设置。在早晨需要对沉睡的人叫醒时,机械臂同时运行,对床上沉睡的人通过刮板碰触叫醒。
优选地,所述机械臂通过驱动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与驱动杆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机械臂通过驱动杆驱动延长对沉睡者操作,便于将沉睡者所盖的被子从上而下通过刮板下滑,从而叫醒沉睡者。
优选地,所述机械臂和驱动杆的长度与床体的长度一致,所述机械臂与驱动杆相对的端面重合设置。便于机械臂通过驱动杆的操作对床体上沉睡的人们叫醒,并在叫醒沉睡者后将机械臂与驱动杆重合,降低本装置所占用的地点。
优选地,所述刮板呈波浪状设置,所述刮板的末端高于探测杆的高度的底部。对沉睡者叫醒时,刮板的末端与床体接触对沉睡者通过波浪的形状对沉睡者碰触唤醒,提高对沉睡者唤醒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定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并通过电源与定时器之间设置有漏电保护器。定时器对需要唤醒使用者的时间进行设定,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到达以后,定时器接通电源,将电源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并通过漏电保护器对电源、定时器和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检测,避免漏电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中,定时器对需要唤醒使用者的时间进行设定,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到达以后,定时器接通电源,将电源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并通过漏电保护器对电源、定时器和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检测,驱动电机对驱动轴带动转动,驱动轴对驱动杆驱动,机械臂通过驱动杆的驱动带动刮板和探测杆对床体上探测接触,探测杆末端的重力传感器与物体接触后停止下落,并通过驱动电机反转驱动轴,使机械臂带动刮板对床体上的沉睡者来回刮动,对床体沉睡的人们唤醒,提高唤醒的效果。该机械起床唤醒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拆卸,占地面积小,有效提高对惯性赖床的人们唤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起床唤醒装置的正前方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佳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佳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0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