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硫酸稀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2229.0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徐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硫酸 稀释 | ||
1.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包括分流进液装置(1)、管道混合器(2)和碳化硅冷却器(3),其特征是:分流进液装置(1)包括进液外管(5)和进液内管(4),进液外管(5)内设有进液内管(4),进液内管(4)外侧设有浓硫酸进口端(6),进液外管(5)上设有稀释水进口端(7);管道混合器(2)包括混合内管(8)和冷却外管(9),冷却外管(9)内设有混合内管(8),混合内管(8)进口端与进液内管(4)和进液外管(5)的出口端连通,混合内管(8)的出口端连接碳化硅冷却器(3)的进液端;冷却外管(9)和混合内管(8)之间设有冷却夹腔,冷却外管(9)上设有冷却水进口端(12)和冷却水出口端(11),冷却水进口端(12)和冷却水出口端(11)与冷却夹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混合内管(8)内设有螺旋形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紊流装置(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水进口端(12)位于冷却外管(9)连接分流进液装置(1)一侧,冷却水进口端(12)开口垂直向下;冷却水出口端(11)位于冷却外管(9)连接碳化硅冷却器(3)一侧,冷却水出口端(11)开口垂直向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碳化硅冷却器(3)包括外壳(13)、前搪瓷管箱(14)、后搪瓷管箱(15)、前管板(16)、后管板(17)和碳化硅换热管(18),外壳(13)前后端分别连接前搪瓷管箱(14)和后搪瓷管箱(15),外壳(13)和前搪瓷管箱(14)之间设有前管板(16),外壳(13)和后搪瓷管箱(15)之间设有后管板(17),外壳(13)内设有碳化硅换热管(18),碳化硅换热管(18)的前后端分别伸入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之间;前搪瓷管箱(14)前端设有硫酸进口端(19),前搪瓷管箱(14)的硫酸进口端(19)与管道混合器(2)的混合内管(8)连通,后搪瓷管箱(15)上设有硫酸出口端(20);外壳(13)上设有冷却液进口(22)和冷却液出口(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液进口(22)位于后管板(17)一侧,冷却液进口(22)开口朝下;冷却液出口(23)位于前管板(16)一侧,冷却液出口(23)开口朝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前搪瓷管箱(14)上端设有防爆口(21),防爆口(21)处通过紧固件连接防爆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硫酸稀释器,其特征是:所述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采用玻纤增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英罗唯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2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