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4944.8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宋洪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胜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G09F9/33;G06F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站台 地面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设置在列车站台地面的显示终端,控制终端与显示终端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方式互联,显示终端在列车的各车厢的车门停靠位置显示对应的乘车信息,通过将显示终端显示的乘车信息直接指示列车车厢的车门,实现准确引导乘客登车。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列车,显示终端显示的乘车信息的位置和乘车信息的内容可以进行调整,使显示终端显示的乘车信息准确指示对应的车门,并且乘车信息的内容与停靠的列车相一致,所以本实用新型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适用显示乘车信息的车型广泛,对于站台停靠的不同类型的列车,控制终端均能控制显示终端显示相应的乘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快速交通运输方式正在快速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随着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发展战略,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高速列车具有运输能力强、运行速度快和乘坐舒适等优势,高速列车快速、高效和安全运行离不开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的支撑。其中,现有条件下,在引导乘客登车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目前在高速列车的侧面显示车厢号和车次号等乘车信息,但是这种方式显示的乘车信息不明显,字体也比较小,并且需要在列车停稳后乘客走近列车才能看清楚,不能在列车到达之前就在所乘坐的车厢附近等待。
二是目前有的站台地面粘贴有多种颜色的纸质引导标识,这种纸质引导标识容易使乘客识别混淆,这是因为高速列车有长编组(16节)和短编组(8节)之分,还有运行方向上的区分(运行方向不同造成列车车厢编号方向不同),这样会造成不同列车在站台停靠时车厢的车门与站台地面对应的位置会有所区别,站台地面粘贴的纸质引导标识不能准确指示相应的车厢车门。另外,站台地面上在同一位置粘贴多个不同颜色的纸质引导标识,但这些纸质引导标识通常只显示车厢号信息而不显示车次信息,乘客无法确认站台停靠的列车的车次信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用于准确引导乘客登车,提高列车运行管理的高效性和乘客乘车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能够为乘客在列车站台上快速准确找到车厢的登车口,适应多种乘客需要,还能够在多种环境下清楚指示乘车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设置在列车站台的显示终端,该控制终端与该显示终端通信互联,该控制终端与该显示终端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方式互联,该显示终端在列车的各车厢的车门停靠位置显示对应的乘车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该控制终端包括联网型控制终端、独立型控制终端或手持型控制终端,该联网型控制终端与列车调度系统集成为一体;该独立型控制终端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安装在该计算机和服务器上的软件系统和列车信息数据库;该手持型控制终端是智能移动通信终端,或者是与对讲机结合为一体的专用手持终端,该持型控制终端中存储有列车的乘车信息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该控制终端包括联网型控制终端和手持型控制终端,或者独立型控制终端和手持型控制终端,该联网型控制终端与列车调度系统集成为一体;该独立型控制终端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安装在该计算机和服务器上的软件系统和列车信息数据库;该手持型控制终端是智能移动通信终端,或者是与对讲机结合为一体的专用手持终端,该持型控制终端中存储有列车的乘车信息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该显示终端显示的乘车信息包括车次号和车厢号。
在本实用新型列车站台地面显示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该显示终端以橘黄色、绿色、紫色或蓝色作为显示的背景色,该显示终端显示的乘车信息还包括车厢号增大方向、车厢号减小方向、文明提示语、时间和/或中英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胜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胜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4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