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栓塞线圈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6916.X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益;彭云飞;陈冰;常孟琪;于海瑞;金巧蓉;王亦群;谢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栓塞线圈 导电丝 推送杆 本实用新型 输送装置 解脱 近端 微导管 一抗 远端 柔软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栓塞线圈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和栓塞线圈,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栓塞线圈的近端相连接作为解脱区域,一抗解旋丝设置在所述栓塞线圈中,所述抗解旋丝固定在所述栓塞线圈的近端,一导电丝设置在所述推送杆中,所述抗解旋丝与所述导电丝相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将抗解旋丝固定在栓塞线圈的近端,从而所述抗解旋丝与所述导电丝相连接,因此降低了改善解脱区域的长度,且使得解脱区域可以更为柔软,避免了栓塞线圈放置后使得微导管外踢的状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栓塞线圈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开展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技术,尤其是栓塞线圈问世以来,使得目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大大的提高,达到或超过了开颅手术的效果。通常把栓塞线圈解脱在脑动脉瘤腔内,从而在腔内造成血栓,达到栓塞动脉瘤的目的。
目前使用的栓塞线圈主要有机械解脱弹簧圈、电热熔解脱弹簧圈和电解脱弹簧圈,其中使用最多的为电解脱弹簧圈,主要有Boston Scientific的GDC和Target弹簧圈。1991年Guglielmi等首次报道GDC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GDC远端为铂金的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栓塞线圈材料的设计可以到达迂曲复杂的脑动脉的动脉瘤病变,GDC电解脱弹簧圈填塞瘤腔是经皮血管穿刺,通过微导管导入动脉瘤,栓塞线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栓塞线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从而阻止血流流入动脉瘤。
栓塞线圈颅内动脉瘤中较为关键步骤是微导管准确到位并能固定于瘤腔口,微导管末端保持在瘤腔内靠近瘤颈的1/3~1/2处,较小动脉瘤可放在动脉瘤颈处,这样阻力较小而利于栓塞线圈的缠绕。目前来说,BostonScientific的GDC和Target弹簧圈、Medtronic(Ev3)公司的Axium弹簧圈、Microvention公司的MicroPlex弹簧圈和HydroCoil弹簧圈的显著问题是弹簧圈和推送杆之间的解脱区域(解脱区域是指栓塞线圈和推送杆相连接处的区域,通过电解而断开的解脱点就位于该区域中。然而解脱区域并不等于解脱点,而是指从所述推送杆远端柔软度突变处开始到弹簧圈近端柔软度突变处终止)相对较长(至少大于1.5mm,有的甚至达到3mm),而且刚硬(弯曲弹性模量至少大于300Mpa),例如:GDC弹簧圈的弹簧线圈和推送杆之间的锚连接弹簧和PET,解脱区域长度为1.6mm;MicroPlex弹簧圈的加热弹簧、支持弹簧、PET和导电丝解脱区域的长度为3.0mm;Axium弹簧圈PET、海波管和圆球的咬合的解脱区域长度为2.0mm。这些较长而且较硬的解脱区域很容易导致微导管外踢效应(即,在瘤腔内的微导管末端被解脱完的弹簧圈踢出瘤腔,微导管末端掉入载瘤动脉中),而目前动脉瘤内平均需填塞5~6个弹簧圈用于治疗,而外踢效应导致微导管移位,势必造成医生需要把微导管重新放置在瘤腔内靠近瘤颈处,这时之前填塞的弹簧圈堵住通道增加医生重新放置微导管的难度,延长手术时间或造成手术失败。
发明人认为现有栓塞线圈的解脱区域长且刚硬的原因是,其推送杆和弹簧圈之间并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一个功能模块相连。机械解脱弹簧圈的推送杆和弹簧圈之间隔着一个锚定模块;电热熔解脱弹簧圈的推送杆和弹簧圈之间隔着一个加热模块;另外,现有的电解脱弹簧圈的推送杆和弹簧圈之间隔着一个绝缘模块。
因此,如何改进解脱区域的性能,确保栓塞线圈解脱正常,防止微导管外踢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线圈输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微导管容易外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栓塞线圈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和栓塞线圈,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栓塞线圈的近端相连接处为解脱区域,
一抗解旋丝设置在所述栓塞线圈中,所述抗解旋丝固定在所述栓塞线圈的近端的线圈上,一导电丝设置穿过所述推送杆的内部,所述导电丝上覆有绝缘层,且所述导电丝的远端设有未覆盖绝缘层的解脱点,所述导电丝的远端和所述抗解旋丝的近端交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6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