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门板双色双硬度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114.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7;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板 双色双 硬度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内饰门板双色双硬度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件为达到使产品外观更加美观,易于换颜色而不用喷涂,那么目前这种工艺分为如下几种方式:
(1)单色注塑后局部喷涂,此种工艺的不足之处有:工艺流程过长,操作复杂,不良率高,易产生外观不良,使用粘剂,人工成本较高。
(2)拆分门板结构,使用装配形式,即不同部位使用不同颜色及物性材料注塑,然后进行组装。其不足有:模具需要多套制程(注塑、贴合等),成本增加,装配过程操作复杂,增加人工、设备投入成本,不良率高。
(3)两副模具旋转切换注塑(双料筒注塑),其不足处为:模具成本高。
(4)机台旋转模具切换注塑(双料筒注塑),其不足处为:注塑机成本增加,模具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双色双硬度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内饰门板双色双硬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公模底板、母模底板、公模、母模,所述公模安装于公模底板上,所述母模安装于母模底板,公模和母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母模与母模推板之间设有热流道,在母模上还设有两个注射方向相互垂直的注射料筒,其中一个注射料筒射嘴的出料口处设有油压弹块。
所述两个注射料筒射嘴中,一个注射TPO材料,另一个注射PP材料。
所述油压弹块设置在注射TPO材料的注射料筒出料口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模具的成型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内饰门板双色双硬度注塑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种不同颜色和物性的TPO材料、PP材料分别放入上述双色注塑模具的两个注射料筒中;
步骤二:螺杆运转与加热当温度达到材料设定温度时,模具内部的油压弹块7前进;
步骤三:装有TPO材料的注射料筒工作,对弹块部位结构注塑;
步骤四:装有TPO材料的注射料筒注射完成;
步骤五:冷却保压;
步骤六:模具内部的油压弹块后退;
步骤七:装有PP材料的注射料筒开始注射PP材料;
步骤八:PP材料注射完成后再次冷却保压;
步骤九:开模取出产品。
所述油压弹块为避空油压弹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缩短,操作简单,可实现双色双硬度的汽车内饰板成型。
2、降低人为原因造成之不良,每个产品完全相同。
3、无需喷涂,更加环保。
4、人工成本较低。
5、可获得各部位不同硬度及颜色的产品,使汽车内饰门板呈现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产品式样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母模与公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油压弹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包括公模底板1、母模底板2、公模3、母模4,所述公模3安装于公模底板1上,所述母模4安装于母模底板2,公模3和母模4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母模4与母模推板之间设有热流道5,在母模4上还设有两个注射方向相互垂直的注射料筒射嘴6,其中一个注射料筒的出料口处设有油压弹块7。两个注射料筒中,一个注射TPO材料,另一个注射PP材料。上述油压弹块7设置在注射TPO材料的注射料筒出料口处,且油压弹块7为避空油压弹块,弹块主要是进行双色双硬度注塑时,不同时间射胶,进行一侧封胶,弹块为油压控制,压力设定为110kg/cm2、弹块封胶面为2x2mm,射胶冷却后,弹块松退至原位置,模具开模,产品取出。
实施例二:
利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注塑模具进行产品成型操作,具体为:先将两种不同颜色和物性的TPO材料、PP材料分别放入上述双色注塑模具的两个注射料筒6中;
步骤二:螺杆运转与加热当温度达到材料设定温度时,模具内部的油压弹块7前进;
步骤三:装有TPO材料的注射料筒工作,对弹块部位结构注塑;
步骤四:装有TPO材料的注射料筒注射完成;
步骤五:冷却保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油机的喷油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产双层材料注塑件产品的注塑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