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料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821.X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邵林江;吴进强;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B26D7/1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徐开国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料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冲压零件设计中切边模来对汽车塑件进行修边,目前的修边模具的废料滑落主要依靠废料的自重滑落,同时要求废料滑槽的角度必须在25°以上,考虑到生产效率和生产设备的因素,自动化连线模具的闭合高度都是固定的,从而导致模具废料滑槽的角度不能全部满足25°以上,为了满足这些条件模具的闭合高度需要增加,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常把废料滑槽的平板改为波纹板和追加顶料气缸来实现。虽然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模具卡废料现象,但是波纹板的不稳定性和追加气缸需要的大空间限制了这两种方案的实用性,不能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废料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模具废料的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料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有顶出杆和弹簧,所述顶出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内,所述顶出杆的另一端设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顶出杆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始终与弹簧相抵靠。
工作原理:模具在进行修边的过程中,顶出杆会受到向下的下压力,顶出杆会沿着顶出杆与安装座之间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摆动杆随着顶出杆转动,同时摆动杆的另一端压缩弹簧,此时弹簧处于预压缩状态;模具修边完成后,顶出杆受到的下压力消失,弹簧推动摆动杆的另一端滑动,摆动杆的滑动带动顶出杆沿着顶出杆与安装座之间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此时顶出杆与前位置状态相比具有一定的加速度,实现废料的顶出,使用者可以根据调整摆动杆的位置和摆动杆的长度来调整废料顶出的角度,通过调整弹簧的型号和压缩量来调整废料顶出的初速度,进而能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模具废料的顶出。
在上述的废料顶出机构中,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在安装孔内插接有铰接轴,所述顶出杆的一端套设在铰接轴上并与安装座铰接。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顶出杆的一端能嵌入安装座内,当顶出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安装座上,进而使得顶出杆随着摆动杆转动过程中安装座能对顶出杆进行让位,能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模具废料的顶出。
在上述的废料顶出机构中,所述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为铰接端,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为抵靠端,所述抵靠端具有能始终与弹簧相抵靠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在相应的腰形孔内,所述限位杆能在腰形孔内滑动。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当摆动杆转动的过程中,摆动杆上连接的限位杆能在腰形孔内滑动,并始终与弹簧相抵靠,保证了整个废料顶出机构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的废料顶出机构中,所述摆动杆的铰接端具有连接杆,所述顶出杆内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孔壁上均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插设在相应的铰接孔内并能在铰接孔内转动。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摆动杆与顶出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摆动杆的旋转的过程中能部分嵌入顶出杆的让位孔内,进一步的减少了废料顶出机构所需要的空间。
在上述的废料顶出机构中,所述安装座呈长条形,所述弹簧沿着安装座的长度方向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弹簧能更稳定的设置在安装座内,且在缩放过程中,不易直接弹出安装座外,也不会在缩放过程中出现弯曲,保证了废料顶出机构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的废料顶出机构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的螺钉能将安装座定位。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安装座能稳定的设置在模具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废料顶出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顶出杆、摆动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作用,能进一步的减少废料顶出所需要的空间。
2、通过摆动杆上连接杆和限位杆的设置,使得摆动杆的两端能更好的与顶出杆和安装座铰接,且限位杆能实现在摆动杆摆动的过程中,能始终与弹簧相抵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废料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废料顶出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废料顶出机构中摆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11、安装槽;12、安装孔;13、铰接轴;14、腰形孔;15、定位孔;2、顶出杆;21、让位孔;22、铰接孔;3、弹簧;4、摆动杆;41、铰接端;42、抵靠端;43、限位杆;44、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床用气动卸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鼠标按键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