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8686.0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郑修勇;马露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B01D36/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液混油 简易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缝焊管生产用乳化液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直缝电阻焊管生产线所使用的液体介质为多用途半合成切削液,也就是常说的乳化液。直缝电阻焊管生产线中液压油管路很多,生产过程中液压油路出现漏油污染乳化液的现象也很多;如果乳化液中混入了杂油,且杂油存留时间过长,很可能就会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这时就需对乳化液进行更换。
目前生产中常采用对混油的乳化液进行分离净化处理的方法,常规的净化处理方法为添加乳化液原液,在保证乳化液浓度的情况下确保其PH值偏碱性,但稀释后的乳化液更容易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乳化液更换周期仍然较短。乳化液使用量大,使用寿命短,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可有效改善乳化液混油问题,延长乳化液的使用周期,减低生产成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配重、出油管和开闭器;所述分离桶的顶部为敞开式结构或设进油口,分离桶上部设吊架与吊车的钢丝绳通过卸扣连接用于分离桶起吊;分离桶底部设配重用于分离桶浸入乳化液池内;分离桶底部一侧设出油管,出油管上高开闭器。
所述分离桶内可拆卸地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出油管上方,且沿分离桶横截面水平设置。
所述出油管由直段和90°弯头组成,开闭器设于直段上,90°弯头的出油口一端竖直向下。
所述分离桶的顶部为向内收缩的锥形顶板,锥形顶板的中心开设进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有效改善乳化液混油问题,延长乳化液的使用周期,减低生产成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乳化液池 2.分离桶 3.吊车 4.钢丝绳 5.开闭器 6.出油管 7.配重8.废油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乳化液混油简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2、配重7、出油管6和开闭器5;所述分离桶2的顶部为敞开式结构或设进油口,分离桶2上部设吊架与吊车3的钢丝绳4通过卸扣连接用于分离桶2起吊;分离桶2底部设配重7用于分离桶2浸入乳化液池1内;分离桶2底部一侧设出油管6,出油管6上高开闭器5。
所述分离桶2内可拆卸地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出油管6上方,且沿分离桶2横截面水平设置。
所述出油管6由直段和90°弯头组成,开闭器5设于直段上,90°弯头的出油口一端竖直向下。
所述分离桶2的顶部为向内收缩的锥形顶板,锥形顶板的中心开设进油口。
基于所述装置的一种乳化液混油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底部安装有配重7的分离桶2通过吊架和卸扣与吊车3的钢丝绳4相连,通过吊车3将分离桶2吊起后全部浸入到混油的乳化液池1中,待混油乳化液装满分离桶2后将其吊起;
2)分离桶2吊起后定位于乳化液池1的上方,静置2分钟以上后,打开开闭器5,分离桶2底部分离出的乳化液自出油管6流出落到下方的乳化液池1中;
3)乳化液流出的同时进行观察,如流出的乳化液颜色变深则表明乳化液中混有杂油,此时关闭开闭器,分离桶2静置5分钟以上,重新打开开闭器,继续观察乳化液流出颜色;重复以上过程,如静置后开闭器5打开时乳化液颜色即为深色,说明其中主要成分为杂油;此时立即将开闭器关闭,将分离桶2吊至乳化液池1外侧,通过出油管6将分离桶2中剩余的杂油收集到废油桶8中;
4)以上步骤反复进行,直到分离桶2中流出的乳化液颜色不再变深,目测乳化液池1中没有混油为止;
5)分离过程全部结束后,将分离桶2中的过滤网取下进行清理,在分离的同时实现对乳化液的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紊流式油水分离机的出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园林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