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0125.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麦伟明;刘利频;黄晓钢;程小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西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1036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蒸气 透过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蒸气透过率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水蒸气透过量测试仪,又称透湿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水蒸气透过率测定仪、透水汽实验仪,是一种用于薄膜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等膜、片状材料与医疗、建材领域等多种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通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可达到控制与调节材料的技术指标,以此满足产品应用的不同需求。
目前,普通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门采用透明材料和金属框组合或单一金属框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构成,用于隔离外界环境对温湿度稳定的测试仪内的环境室的干扰,且便于观察和取放物样。当门体内侧(即环境室)为需要控制湿热空气的环境时,门体外侧常为温湿变化和难以控制的大空间,此时门体内侧的湿热气体接触到普通的门体会在门体内侧产生冷凝水,从而造成门体内侧环境的不稳定,影响透过率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水蒸气透过量测试仪的门框容易出现冷凝水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产生冷凝水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门体及观察窗,所述主壳体呈设有容纳腔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门体可开合的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门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窗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观察口;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调节结构,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的温度。
上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可通过门体取放物品且隔离外界环境对温湿度稳定的容纳腔的干扰,并可通过门体上设置的观察口观察主壳体内部的测试情况。由于门体和/或观察窗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因此门体和/或观察窗的温度可根据主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温度而变化,避免门体和/或观察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与容纳腔内的温度差过大,进而接触到容纳腔内的湿热气体产生冷凝水,从而增强了容纳腔内环境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为加热膜和/或发热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温度调节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包括窗体及中空的窗框,所述窗框安装于所述观察口,所述窗体嵌设于所述窗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共同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封闭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远离所述窗体一侧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门体的所述观察口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共同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大端与小端,所述大端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小端部分突出所述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体包括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分别卡持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窗体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窗体远离所述容纳腔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西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西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0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及其容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干热岩流动反应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