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2896.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屹峰;潘旭东;金蓉;张宇;舒翔;王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定子嵌装绕组线圈的定子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嵌线操作采用两个支撑辊用于支撑定子,两个支撑辊处于定子的两侧,在嵌线过程中,驱动定子与支撑辊发生相对转动改变定子的旋转位置状态,相应的再完成定子的嵌线。定子外圆均布有扣片槽用于定位,在定子转动的过程中,扣片槽每次经过支撑辊,定子的轴心线会上升或偏移,定子上下移动导致扣片槽与支撑辊都会发生撞击,扣片槽边侧会发生变形,同时也会对支撑辊的外表面造成损伤,严重的影响了定子的质量,同时也会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支撑装置,确保定子与支撑辊构成稳定的转动配合,支撑辊稳定的支撑定子,两者不会发生撞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二辊组,第一辊组中至少包括第一、二支撑辊,第二辊组中至少包括第三、四支撑辊,定子置于第一、二辊组上时,第一、二辊组分置于过定子轴心线的铅垂面的两侧且构成第一、二辊组的支撑辊的辊面处在与定子的外柱面相切的位置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有第一、二辊组,其中至少包括第一、二、三、四支撑辊用于支撑定子,且两侧各有支撑辊的辊面与定子的外柱面始终相切,稳定的将定子支撑,确保了定子在转动移位过程中支撑辊的辊面始终不会与扣片槽的槽口部位接触,避免扣片槽与支撑辊的辊面出现冲击、碰撞现象,避免受到损坏,并且不会产生碰撞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定子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二辊组10、20,第一辊组10中至少包括第一、二支撑辊11、12,第二辊组20中至少包括第三、四支撑辊21、22,定子A置于第一、二辊组10、20上时,第一、二辊组10、20分置于过定子A轴心线的铅垂面的两侧且构成第一、二辊组10、20的支撑辊的辊面处在与定子A的外柱面相切的位置处。设有第一、二辊组10、20,其中至少包括第一、二、三、四支撑辊11、12、21、22用于支撑定子A,且两侧各有支撑辊的辊面与定子A的外柱面始终相切,稳定的将定子A支撑,确保了定子A在转动移位过程中支撑辊的辊面始终不会与扣片槽B的槽口部位接触,避免扣片槽B与支撑辊的辊面出现冲击、碰撞现象,避免受到损坏,并且不会产生碰撞异响。
第一辊组10中的第一、二支撑辊11、12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大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远离的槽壁之间的弧长或小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临近侧的槽壁之间的弧长。确保定子A转动时,定子A位于扣片槽B旁侧的外周面始终至少能与第一、二支撑辊11、12的其中之一相切。
第二辊组20中的第三、四支撑辊21、22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大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远离的槽壁之间的弧长或小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临近侧的槽壁之间的弧长。确保定子A转动时,定子A位于扣片槽B旁侧的外周面始终至少能与第三、四支撑辊21、22的其中之一相切。
如上述布置能确保稳定的将定子A支撑,两侧始终至少各有一个支撑辊能与定子A的外柱面相切支撑,避免定子A的扣片槽B与支撑辊发生碰撞。
第一、二支撑辊11、12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和第三、四支撑辊21、22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均为扣片槽B槽间距的4~5倍。通常扣片槽B在定子A的外柱面根据尺寸大小均匀布置有6~12个,然后限定两接触处的弧长为扣片槽B间距的的4~5倍,合理的布置,保证定子A在转动过程中,当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大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远离的槽壁之间的弧长时,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之间始终最多只能有两个扣片槽B经过,且此时扣片槽B与定子A处于临近位置,这样布置使得支撑辊的布置结构更为紧凑,更能有效的支撑定子A;当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与定子A接触支撑时的两相切接触处之间的弧长小于定子A上相邻的扣片槽B的相互临近侧的槽壁之间的弧长时,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之间始终最多只能有一个扣片槽B经过,且相邻两支撑辊之间的间距不能过大,此时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之间没有扣片槽经过时,同侧相邻的两支撑辊与两扣片槽B处于临近位置,合理的布置结构用于支撑定子A,更加确保稳定的支撑定子A,避免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2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