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合金锯片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4075.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紫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1/00 | 分类号: | B23D6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79 | 代理人: | 胡仁勇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合金 刀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合金锯片刀头。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锯片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高速、振动、高温对合金刀头的焊接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随着锯片切削速度和进刀量的不断提高,对锯片刀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异形合金锯片刀头,通常包括刀体,所述刀体设置有前侧、后侧、顶端、底端以及左右两侧,所述刀体的顶端设置有由前侧方向向后侧方向倾斜的顶部斜壁,传统的异形合金锯片刀头,由于其与锯片焊接不稳固,锯片刀头容易摩擦碎裂,导致进行切割时锯片刀头因碎裂部分而引起的震动使其工作效率变低甚至报废,这样不仅减低了切削的效率,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提高切削效率的异形合金锯片刀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合金锯片刀头,包括刀体,所述刀体设置有前侧、后侧、顶端、底端以及左右两侧,所述刀体的顶端对应前侧位置设置有由刀体的后侧方向向刀体的前侧方向倾斜的第一顶部斜壁,所述刀体的顶端对应后侧位置设置有由前侧方向向后侧方向倾斜的第二顶部斜壁,所述第一顶部斜壁与第二顶部斜壁的顶部通过连接壁相连接,所述刀体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刀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焊接凹槽,所述焊接凹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刀体的顶端与底端。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刀头通过前后两侧的焊接凹槽与锯片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性能稳定、提高切削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刀体顶端的顶部设置有沿刀体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排屑槽。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锯片切削时,能够从刀体的排屑槽更好的进行排屑,从而使得提高切削效率的同时,刀头不易碎裂,性能更加稳定,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呈V型设置。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排屑更加顺利,并且提高刀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顶部斜壁的倾斜度大于第二顶部斜壁的倾斜度,所述排屑槽的底部由刀体的前侧方向向刀体的后侧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切削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使得排屑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壁呈圆弧状设置。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切削效率,并且提高刀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刀体的底端由刀体的后侧方向向刀体的前侧方向设置有弧形凸壁。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刀体的底端与锯片焊接时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异形合金锯片刀头,包括刀体1,所述刀体1设置有前侧、后侧、顶端、底端以及左右两侧,所述刀体1的顶端对应前侧位置设置有由刀体1的后侧方向向刀体1的前侧方向倾斜的第一顶部斜壁101,所述刀体1的顶端对应后侧位置设置有由前侧方向向后侧方向倾斜的第二顶部斜壁102,所述第一顶部斜壁101与第二顶部斜壁102的顶部通过连接壁103相连接,所述刀体1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刀体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焊接凹槽104,所述焊接凹槽10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刀体1的顶端与底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刀头通过前后两侧的焊接凹槽104与锯片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性能稳定、提高切削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刀体1顶端的顶部设置有沿刀体1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排屑槽105。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锯片切削时,能够从刀体1的排屑槽105更好的进行排屑,从而使得提高切削效率的同时,刀头不易碎裂,性能更加稳定,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屑槽105呈V型设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排屑更加顺利,并且提高刀体1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4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