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芯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5149.9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胜;张颖;武博;王南松;张圣卓;亓丽丽;陈春平;朱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B25/00 | 分类号: | B21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的组合芯棒。
背景技术
芯棒是轧管机组重要的变形工具之一,芯棒与轧辊共同作用将穿孔后的毛管轧制成各种规格的无缝管,芯棒的表面承受压应力、磨擦力及冷热交变应力的共同作用。因此,芯棒通常采用合金材料进行制造,以保证材质表面具有较高的强硬性能,但同时材质的脆性也相应增加,导致芯棒容易折损,而且芯棒的生产成本也很高,有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采用空心结构,但材质表面的强硬性能会有所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芯棒,通过采用芯杆、空心芯棒和螺圈的组合设计,空心芯棒采用高强的合金材料,而芯杆和螺圈则可以采用普通的金属材料,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空心芯棒具有较高的强硬性能,又能保证空心芯棒具有良好的韧性,同时还可节约合金材料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芯棒,用于保证空心芯棒具有较高的强硬性能,又能保证空心芯棒具有良好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芯棒,包括:芯杆、空心芯棒和螺圈;所述空心芯棒为管状结构,管内用于安插芯杆;所述芯杆为实心杆状结构,分为杆头、杆身和杆尾三部分依此连接;螺圈为管状结构,螺圈管状结构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用于拧接芯杆。
设计原理:空心芯棒因承受多种应力的共同作用而易磨损,因而采用高强的合金材料,芯杆和螺圈则采用普通的金属材料,以保证组合芯棒具有较高强硬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韧性。
进一步,所述空心芯棒用合金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芯杆用普通金属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杆头由两个同轴且同径的半球体和圆柱体组成,所述杆身由一个圆柱体组成,所述杆尾由一个外表面设有螺纹的圆柱体组成,用于拧接螺圈,且所述杆头、杆身和杆尾的直径依此递减。
进一步,所述螺圈用普通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本装置采用一根芯杆、一根空心芯棒和一个螺圈的组合设计,一方面空心芯棒采用合金材料制作,而芯杆和螺圈则可以采用普通金属材料制作,节约了合金材料的消耗,且芯杆、空心芯棒和螺圈均变为可以淬透的薄件,方便加工及热处理,因此,生产成本较低;
由于本装置采用芯杆、空心芯棒和螺圈的组合设计,空心芯棒采用高强的合金材料制作,以保证材质表面具有较高的强硬性能,而芯杆和螺圈则可以采用普通金属材料制作,以保证组合芯棒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可以实现芯棒对强硬度和韧性的完美匹配;
由于本装置采用芯杆、空心芯棒和螺圈的组合设计,空心芯棒因易磨损而采用高强的合金材料,芯杆和螺圈采用普通的金属材料,以保证组合芯棒具有强韧性能的完美组合,因此,组合芯棒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装置,实现了组合芯棒对强韧性能完美匹配的目的,具有生产成本低、强韧性能匹配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组合芯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芯棒沿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合芯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组合芯棒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芯杆;2-空心芯棒;3-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芯棒,组合芯棒由一根芯杆1、一根空心芯棒2和一个螺圈3三部分组成。
组装过程:如图1- 3所示,首先将一根所述芯杆1水平放置,然后将一根所述空心芯棒2水平套入所述芯杆1的杆身上,然后在所述芯杆1的杆尾上拧接一个所述螺圈3,这样一来,整套装置组装完成,可以投入使用。通过实施例可以看出,组合芯棒具有生产成本低、强韧性能匹配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5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