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7433.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肖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远光瑞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莹莹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车 作业 手持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调车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调车作业过程中,调单的传递是一个困扰铁路行业多年的问题。该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主要难点在于:
(1)调车作业人员在远离调单产生地的站场内移动作业,必须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而有效的无线传输途径仅有三个:第一、采用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的数据传输服务。例如GPRS或4G。但是对于铁路这样严格隔离外网的情形,这个途径是不可行的;第二、在站场内建设类似WiFi或4G的专用无线网络平台。显然,动辄上百万或几百万元的投资成本是根本不可能容忍的。第三、用调车作业的手持电台本身自带的数据传功能。但此时对无线频点资源的占用将毫无疑问会影响信道已经十分紧张的调车作业通讯。且手持电台根本没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容纳一定尺寸的显示屏幕。故仍然不可取。
(2)调单的显示、操作以及作业信息的处理,包含大量的复杂的调车作业业务。设计一款使用的设备具有很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解决调单的显示、操作以及作业信息的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包括外壳、显示部件、主板、无线数传部件和操控按钮组,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显示部件、无线数传部件和操控按钮组连接,所述操控按钮组与所述显示部件均嵌设在所述外壳一侧表面上,所述无线数传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主板。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嵌设有打印机接口,所述打印机接口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数传部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扩音器,所述扩音器与所述主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操控按钮组包括钩确认按钮、调单朗读按钮和组内同步按钮。
进一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主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腰卡。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包括外壳、显示部件、主板、无线数传部件和操控按钮组,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显示部件、无线数传部件和操控按钮组连接,所述操控按钮组与所述显示部件均嵌设在所述外壳一侧表面上,所述无线数传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主板。这样,基站向本申请所涉及的调车作业手持终端的主板通过无线数传的方式,遵循专门制定的协议发送调单数据,无线数传部件接收到调单后,将调单信息保存并显示在显示部件上,供调车作业人员查阅操作使用,将现在的纸质调单/人工却送改变为电子调单,实现调单电子化、实时获取调单数据,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廉。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实现调单电子化、实时获取调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俯视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车作业手持终端侧面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2、显示部件,3、主板,4、无线数传部件,5、操控按钮组,501、钩确认按钮,502、调单朗读按钮,503、组内同步按钮,6、打印机接口,7、天线,8、扩音器,9、定位部件,10、腰卡,11、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远光瑞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远光瑞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7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标签化行业架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感应、交互、学习的智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