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7871.6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项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锂电行业作为新能源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其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范围广,是目前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推进锂电行业产业化,提高其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折边设备多采用滚轮方式折边,由于受滚轮大小的影响,导致折边折痕不明显而易反弹,使得折边优率不高,且滚轮折边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日益成熟的工业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以解决电池包材折边后折痕不明显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压刀,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基座上;以及第二压刀,设置在第一基座上并可接近或远离第一压刀;其中,第一压刀具有第一V型槽,第二压刀具有第一刀棱,第一V型槽用于容纳配合第一刀棱,第一刀棱的顶角和第一V型槽的底角均小于90°。
根据本申请,第一基座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压刀的顶部连接,第二压刀的侧部通过滑块导轨结构连接至第一基座。
根据本申请,第一压刀通过楔形槽和楔形块相配合的结构与第一基座连接。
根据本申请,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锂离子电池的夹具、第二基座、第三压刀和第四压刀,第二基座、第三压刀和第四压刀与第一基座、第一压刀和第二压刀对称地设置在夹具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第三压刀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基座;第四压刀设置在第二基座上并可接近或远离第三压刀;其中,第三压刀具有第二V型槽,第四压刀具有第二刀棱,第二V型槽容纳配合第二刀棱,第二刀棱的顶角和第二V型槽的底角均小于90°。
根据本申请,第一V型槽的开口邻接第一压刀的面向夹具的侧面,第二V型槽的开口邻接第三压刀的面向夹具的侧面。
根据本申请,第一V型槽的开口与第一压刀的面向夹具的侧面间隔开,第二V型槽的开口与第三压刀的面向夹具的侧面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的深度和底角大小与锂离子电池的外包材料的厚度和硬度成正比关系。
根据本申请,当第一刀棱容纳在第一V型槽中,第一刀棱与第一V型槽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外包材料的厚度。
根据本申请,当第二刀棱容纳在第二V型槽中,第二刀棱与第二V型槽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外包材料的厚度。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在第一压刀设置第一V型槽,第一V型槽容纳配合第二压刀的第一刀棱,并且第一刀棱的顶角和第一V型槽的底角均小于90°,通过一次压合,即可完成锂离子电池裙边的整形和折边,折边后的裙边的弯折角小于90°,折痕明显,不反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线圈A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第一压刀10和第二压刀20;第一压刀10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基座1;以及第二压刀20设置在第一基座1上并可接近或远离第一压刀10;其中,第一压刀10具有用于容纳配合第二压刀20的第一刀棱21的第一V 型槽11,第一刀棱21的顶角α和第一V型槽11的底角β均小于90°。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在第一压刀10设置第一V型槽11,第一V型槽11容纳配合第二压刀21的第一刀棱21,并且第一刀棱21的顶角α和第一V型槽11的底角β均小于90°,通过一次压合,即可完成锂离子电池30的裙边31的整形和折边,折边后的裙边31的弯折角小于90°,折痕明显,不易反弹。可以理解,锂离子电池30的裙边31被折边后,裙边 31紧密贴合第一刀棱21和第一V型槽11,裙边31包围第一刀棱21的顶角α,那么裙边31的弯折角基本等于第一刀棱21的顶角α,小于90°的弯折角折痕明显,不易反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7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封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密封边按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