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仓及装有该电池仓的手持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8709.6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易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21 | 代理人: | 郑进城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有 手持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仓及装有该电池仓的手持稳定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市场电子设备的电池待机时间长、易更换、体积小的发展趋势,市场上已有使用电池仓装载多节电池的方式给电子设备供电,现市场的电池仓多采用正负极串联的方式连接电池,存在正负极需要交叉安装,如中国专利CN203721778U,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锂电池应用于浮标时的安全装置,将电池安装在专用电池盒的电池容腔内,每节电池单独隔离,电池之间设计专用过线孔、过线槽及保护电路容腔,虽然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多节电池串联安装,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电池容腔为圆柱腔体,结构强度不足,过线孔和过线槽设在在电池容腔内部,结构复杂,且不利于电池的散热,布线及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体积小、导线不易被碰坏且装卸简便的一种电池仓及装有该电池仓的手持稳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仓,包括仓体(1),仓体(1)的壁面上沿仓体(1)纵向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加强筋(2),加强筋(2)内部沿仓体(1)纵向方向贯穿有穿线孔(3),加强筋(2)提高了电池仓的结构强度,穿线孔(3)设置在加强筋(2)内,减少了导线的占用空间,避免了导线被意外碰坏。
优选的,加强筋(2)的横截面为类三角形,该形状稳定性高,类三角形两侧边可与电池侧壁配合,提高电池的安装稳固性。
优选的,仓体(1)的底面设有固定安装仓体(1)的第一螺孔(4),仓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孔(4)相对应的缺口,用第一螺钉(9)依次穿过缺口和第一螺孔(4)把电池仓安装固定。
优选的,加强筋(2)上设置有沿仓体(1)纵向分布的螺钉槽(7),螺钉槽(7)与缺口和第一螺孔(4)相对应,螺钉槽(7)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螺钉顺利进入第一螺孔(4),方便电池仓的固定安装。
优选的,加强筋(2)为中空结构,减小电池仓的重量,同时保证结构强度。
优选的,加强筋(2)设置在仓体(1)的内壁面上,电池仓结构紧凑,外部平整,结构简单。
优选的,仓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电池安装口(5),电池可从侧壁上的电池安装口(5)装入,安装方便,且有利于电池的散热。
优选的,仓体(1)和加强筋(2)为一体成型结构,增加电池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在仓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螺孔(6),第二螺孔(6)用于安装导电装置(11),导电装置(11)为电池的电极板,用于串联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稳定器,手持稳定器上安装有上述的的电池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了一体成型加强筋结构和贯穿加强筋的过线孔,结构紧凑,提高 了电池仓的结构强度,有效的保护了电池组串联所用的导线,布线和装卸简便,电池散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仓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仓的底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池仓的顶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仓体,2、加强筋,3、穿线孔,4、第一螺孔,5、电池安装口,6、第二螺孔,7、螺钉槽,8、导线,9、第一螺钉,10、第二螺钉,11、导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仓,包括仓体(1),仓体(1)的壁面上沿仓体(1)纵向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加强筋(2),加强筋(2)内部沿仓体(1)纵向方向贯穿有穿线孔(3),加强筋(2)提高了电池仓的结构强度,穿线孔(3)设置在加强筋(2)内,减少了导线的占用空间,避免了导线被意外碰坏。
如图3所示,加强筋(2)的横截面为类三角形,该形状稳定性高,类三角形两侧边可与电池侧壁配合,提高电池的安装稳固性。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仓体(1)的底面设有固定安装仓体(1)的第一螺孔(4),仓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孔(4)相对应的缺口,用第一螺钉(9)依次穿过缺口和第一螺孔(4)把电池仓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8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