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抗凝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9161.7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秦亚坤;韩守亮;康娟;冯勇敢;郭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抗凝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抗凝露结构,电机抗凝露结构包括内部设有线圈的电机壳体、设置在电机壳体顶部的电机接线盒,所述电机壳体与电机接线盒之间通过过线通孔连通,所述电机接线盒的顶部设有隔热层或者所述电机接线盒是由隔热材料制成。在电机运行时,水蒸气会蒸腾上升,隔热层设置在接线盒顶部,使电机内部温度与接线盒顶部温度相差不大,从而不会使水蒸气冷凝,不会影响到电机的绝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凝露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抗凝露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其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而电动机的绝缘性能是电动机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电动机绝缘值一旦低于规定值,将会出现系统动力中断或电动机烧毁等现象。电动机内部设有线圈,并且在电动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接线盒,用于输入高压线缆来驱动电机转动,并且在电机壳体与电机接线盒之间设置有过线通孔。在行车过程中,绕组通入电流后温度升高,会使电动机中水蒸气上升到电动机接线盒处,通过接线通孔升腾到接线盒盖,由于接线盒盖与外界接触,温度不高,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在接线盒处液化凝结成露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生振动,露珠下落,通过接线孔进入内部绕组中,也有部分露珠散落在高压线上,使电动机绝缘电阻下降,减少了工作寿命,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以及行车安全。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电动机在运行时,电机绕组7通电后发热,使电动机内部温度升高,在电动机内部的水蒸气会挥发,形成热蒸气,热蒸气通过过线孔5进入到接线盒4中,接线盒盖板8与外界接触,温度较低,若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程度,则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接线盒盖板8上凝结形成了水珠。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接线盒盖板8上安装单向透气阀9,使蒸腾的热蒸气通过透气阀9排到外界环境中,但存在的问题为透气阀通过了水蒸气,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会沾付在湿润的透气阀上,使透气量减少,透气效果下降,水蒸气仍会存在;若透气阀被灰尘堵塞,则不能及时排除水蒸气以减少凝露,所以必须要定时更换,来保证足够的透气量,增加了维护成本,总体上说现有技术中抗凝露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抗凝露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抗凝露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一种电机抗凝露结构,包括内部设有线圈的电机壳体、设置在电机壳体顶部的电机接线盒,所述电机壳体与电机接线盒之间通过过线通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接线盒的顶部设有隔热层或者所述电机接线盒是由隔热材料制成。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隔热层来使电机运行时,内部温度与接线盒盖板温度相差不大,在电机内部水蒸气通过过线孔进入接线盒内时,不会凝结,而是处于饱和状态,不会形成水滴滴落在绕组上,保证了电动机绝缘性。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机抗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设置在电机接线盒顶部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其有益效果在于:隔热层设置在接线盒顶部的内表面或外表面,隔热层热传导系数低,能够保证在接线盒顶部的温度与电机内部的温度相差不大,不会使水蒸气遇到接线盒顶部冷凝,提高了抗凝露效果。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机抗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接线盒顶部的内表面具有凹腔,隔热层设置在凹腔内。其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接线盒的冗余结构,便于安装隔热层,隔热层安装在凹槽内部,提升了隔热层的减少热传导的效果,保证了电机内部的温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提高了抗凝露效果。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抗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橡胶垫或电木。其有益效果在于:橡胶或电木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传递热量的能力较低,保证了隔热层的工作特性,并且橡胶或电木材料具有抗氧化、抗腐蚀和耐高温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9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拿放物品的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双面铝箔PI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