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3359.2 | 申请日: | 201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柳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雨汐小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属于垃圾焚烧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一般都建设在空旷地带,远离市区,整套设备的体积也较大。由于焚烧炉的垃圾倒入口在顶部,垃圾车就无法直接将垃圾直接倒入,而是要通过升降设备将垃圾上升到焚烧炉的顶部,才能倒入。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是也延长了整个垃圾焚烧的过程。
由于每次倾倒垃圾都要通过升降设备,倾倒的垃圾量相比于垃圾车直接倾倒少了很多,无疑降低了垃圾焚烧的效率。而且升降设备的使用频率高,只要有垃圾需要焚烧,就要不停的通过升降设备升降垃圾,垃圾的重量又很大。长此以往,升降设备很容易损坏,一旦升降设备因故障无法继续升降垃圾,整个垃圾焚烧过程就将停滞。
因此,如何提高升降设备的质量或避开使用升降设备倾倒垃圾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垃圾焚烧炉,利用空旷的垃圾焚烧场地,在垃圾焚烧炉的两侧建立土坡,使垃圾车可以直接开到与垃圾焚烧炉顶部的垃圾倾倒口相同的高度,即可直接从垃圾车倾倒垃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顶盖大小相同的盖板,盖板覆盖在顶盖的上表面,盖板和顶盖的中心均设置有形状相同的垃圾入口,垃圾入口处设置有活动门;所述的盖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加强筋组件;所述的炉体的两侧固定有支撑墙,支撑墙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盖板等高。
由于垃圾焚烧场地一般选在远离城市的空旷地带,因此有足够的空间在垃圾焚烧炉的两侧建设两个土坡,垃圾车可以沿着土坡直接开到垃圾焚烧炉的顶部,从而可以直接倾倒垃圾,垃圾倾倒速度快,效率高,有效避免了使用升降装置倾倒垃圾的各种缺陷。
炉体两侧的支撑墙用于隔开土坡与炉体,防止土坡滑落土石影响垃圾焚烧炉的正常使用;同时可以支撑炉体,防止垃圾车开到炉体的顶部倾倒垃圾时影响炉体的平衡。
盖板与顶盖之间的加强筋组件用于增加盖板的强度,由于垃圾车需要开到炉体的顶部倾倒垃圾,车轮也许会停到炉体的顶部,加强筋组件能防止炉体顶部被垃圾车压损,避免造成事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筋组件由若干工字钢组成,工字钢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盖板和顶盖上。
工字钢上下两端与盖板和顶盖紧密接触,焊接固定,固定效果好;工字钢中间直立的钢板支撑效果好,强度大,能有效防止垃圾车压损盖板。同时工字钢能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强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垂直交叉固定的横加强筋和竖加强筋。
横加强筋和竖加强筋交叉固定,布满整个盖板,加强支撑强度,同时受力均匀,整个盖板任何区域强度一致,不会存在特别容易受损的地方。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下半部分向内侧倾斜,炉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便于垃圾沿着炉体内部的斜面下落。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对炉体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增加炉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诉的炉体内部设置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与顶盖的下表面固定,下端穿过炉体并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板对炉体顶部的中间部位进行支撑,进一步加强了顶盖的强度,防止炉体顶部被垃圾车压损。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材料为耐火砖,与炉体内壁的材料相同,防止炉体内的火焰烧毁支撑板。
优选的,所诉的活动门为两块对接的门板,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列滚轮;所述垃圾入口的两侧设置有两条对称的滑轨,滑轨固定在盖板的下表面,门板的两侧的滚轮卡入滑轨中。滚轮可以沿着滑轨滑动,从而使两块门板滑动启闭。由于活动门的材质为钢板,质量较大,滑动打开闭合更加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两块门板上靠近对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对称的把手。拉动把手可以对门板进行开合;同时,两个把手位置接近,可以便于上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空旷的垃圾焚烧场地建立土坡,使垃圾车可以直接开到垃圾焚烧炉顶部倾倒垃圾,提高了垃圾倾倒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垃圾焚烧的效率;避免使用可能会出故障的垃圾升降装置,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除去顶盖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除去活动门。
图4为图1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雨汐小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桐庐雨汐小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3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焚烧池烟气过滤自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态变化的分离净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