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3781.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练博强;李家林;黄楚畅;周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地 造船 滑道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
背景技术
平地造船是总装造船方式的其中一种,平地造船的产品下水时不影响同一区域同一批次建造的其他产品,尤其适合产品建造周期较长的产品的制造。以往平地造船区域的产品建造完毕下水的主要有气囊下水和船台小车下水(液压顶升)两种方式:气囊下水由于可控性差,仅适合平底、型宽较大的船舶或钢结构下水,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基本都是采用专业分包由专业公司带设备和技术人员完成下水作业;船台小车下水(液压顶升)下水装备数量较多,前期投入及后期维护成本高。
以上两种方式均不能满足平地造船产品的下水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对平地造船产品下水工装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船舶下水前将此滑道梁工装布置在已经铺好的路轨(滑靴)上,通过外在动力源拉动滑道梁至下水装置,达到船舶下水的目的,该滑道梁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后期维护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
一种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包括用于承载下水产品的钢结构箱梁,所述钢结构箱梁的底部设置有耐磨板,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耐磨板与设置在地面上的路轨滑动配合,钢结构箱梁承载着下水产品沿路轨的延伸方向平移。
其中,所述耐磨板通过螺栓与钢结构箱梁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耐磨板为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钢结构箱梁由船用钢板制成,内部设置有若干纵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箱梁两端的上部设置有顶板加厚板。
进一步的,所述述钢结构箱梁两端的侧面设置有侧板加厚板。
其中,所述钢结构箱梁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吊耳。
其中,所述钢结构箱梁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垫木绑扎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钢结构箱梁作为承载下水产品的主体结构,耐磨板作为使得钢结构箱梁沿路轨平移的滑动面。
2)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初始投入低,日常维护简单,维护费用低。
3)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结构强度大,承载能力大,其组合性和可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各种类型、规格的下水产品选择多条滑道梁同时配合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地造船滑道梁工装,包括用于承载下水产品9的钢结构箱梁1,所述钢结构箱梁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板2,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耐磨板2与设置在地面上的路轨7滑动配合,钢结构箱梁1承载着下水产品9沿路轨7的延伸方向平移。
本实施例的钢结构箱梁1作为承载下水产品9重量的主体结构,由船用钢板制成,内部设置有若干纵横向加强筋,保证了其整体结构强度;设置在钢结构箱梁1底部的耐磨板2可以在沿路轨7滑动的过程中减少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且可重复使用,同时对钢结构箱梁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工作原理如下:在陆地建造完成的下水产品9下水前,先将本实施例的滑道梁工装布置在下水产品9底部的合适位置,在钢结构箱梁1的顶部设置若干垫木8,直接承载下水产品9的自身重量;钢结构箱梁1底部的耐磨板2,与已铺好的路轨7表面之间涂有一层润滑油,通过外在动力源提供牵引力,将滑道梁工装平移至下水装置处,通过下水装置的下潜作业达到下水产品9下水的目的,此滑道梁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前期准备工作少,后期维护成本低,实用性强。
其中,所述耐磨板2通过螺栓与钢结构箱梁1可拆卸连接,安装及拆卸方便,便于对磨损后的耐磨板2进行更换,不影响钢结构箱梁1的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耐磨板2为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板,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板的摩擦系数很低,具有高润滑的特点,沿路轨7滑动过程中摩擦力较小,便于在外力的牵引下实现滑道梁工装的平移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3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