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腕带式血压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3960.1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带 测量机体 血压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 魔术贴勾面 布袋开口 腕带式 便携 布袋 医疗器械技术 高血压人群 携带方便 一端设置 魔术贴 吊绳 毛面 外出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腕带式血压监测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测量机体和腕带,腕带固定连接在测量机体上,腕带包括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第一腕带位于测量机体的一端,第二腕带位于测量机体的另一端,第一腕带的长度短于第二腕带的长度,第一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腕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布袋,布袋远离第二腕带的一端设有布袋开口,布袋开口上设置有吊绳。本实用新型在高血压人群外出时,携带方便,并且携带时不会损坏血压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腕带式血压监测仪。
背景技术
慢病的防治日趋成为我国人民面临的严峻挑战,而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病,其覆盖年龄范围广、心脑血管并发症多、程度严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规范有效地管理高血压患者,将为国家和家庭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指出,高血压的防治必须关注患者血压达标水平。目前我国逐步在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无线网络向医生反馈高血压人群血压的达标情况,目前用于实时监控高血压人群血压测量的血压监测仪一般为腕式血压监测仪,其具有远程无线传输功能,但是目前的腕式血压监测仪由测量机体和腕带组成,但这样的腕式血压监测仪在高血压人群需要外出携带时并不方便,并且测量机体上一般都有显示屏,目前的血压监测仪在携带的时候并不能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血压监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血压人群外出时,携带方便,并且携带时不会损坏血压监测仪的便携腕带式血压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便携腕带式血压监测仪,包括测量机体和腕带,腕带固定连接在测量机体上,腕带包括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第一腕带位于测量机体的一端,第二腕带位于测量机体的另一端,第一腕带的长度短于第二腕带的长度,第一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第二腕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布袋,布袋远离第二腕带的一端设有布袋开口,布袋开口上设置有吊绳。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测量机体对人体的血压进行测量,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用于将测量机体佩戴在人体的手腕上,并且在进行充气和放气时配合测量机体对人体的血压进行测量;血压测量使用时,将测量机体放在手腕处,使用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将测量机体固定在人体的手腕上,并使用第一腕带上的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二腕带上的魔术贴毛面粘接固定;当血压测量完毕后,可以先将第一腕带折叠在测量机体一侧,然后使用第二腕带绕过第一腕带和测量机体的显示屏,再利用第二腕带上的魔术贴毛面粘贴在第二腕带另一侧的第二魔术贴勾面上,如此,利用第二腕带将整个测量机体包裹起来,不会对测量机体造成损伤;包裹好之后,利用布袋反套住测量机体,将测量机体、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均装在布袋中,然后使用吊绳将装有整个血压监测仪的布袋可以挂在脖子上进行携带,携带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端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过有螺钉,所述螺钉上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布袋固定连接在螺帽上。使用者在不外出而不需要布袋的时候,可以将螺帽从螺钉上旋拧下来,进而使得布袋与第二腕带分离;当需要布袋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螺钉穿过通孔,然后将螺帽旋拧在螺钉上;如此,布袋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腕带上,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更加实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腕带远离测量机体的一端上设置有装布袋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上设置有连接件。当不使用布袋的时候,可以将布袋揉在一起,装在收纳袋里面,然后使用连接件将收纳袋关闭,如此,布袋规整的装在收纳袋中,看着更加美观。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拉链。拉链在打开收纳袋和关闭收纳袋的时候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3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