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4685.5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桑堇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堇馨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66;H01R24/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73 | 代理人: | 沈祖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终端配件领域,例如手机配件,特别是关于手机数据线。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或平板等电子设备终端在用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充电时,数据线一般会从电子设备终端的数据接口向外突出较长的距离,这种过长的距离会对电子设备终端的使用手感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在玩手机游戏时,这个影响尤其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终端的数据线,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其走线对使用电子设备终端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线,包括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用于与电子设备终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呈一定角度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的角度在30-160度范围内。优选的,该范围为45-135度。例如,该角度设置为90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包括一邻近所述电路板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非零的角度,且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90度的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注塑件,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部位以及所述线缆的固定段被封装在所述注塑件内从而被所述注塑件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塑件上的端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包括DIP式引脚,所述DIP式引脚插入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数据传输端子包括FPC式引脚,所述FPC式引脚贴合到所述电路板板上的触点并与所述触点焊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终端的数据线,其通过充电/数据传输端子、电路板与线缆之间的特别连接设计,使得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能否降低数据线突出于电子设备终端数据线接口的距离,从而降低数据线对于电子设备终端使用手感的影响。更进一步地,通过线缆相对于电路板的倾斜延伸方向设计,使得线缆可以沿着电子设备终端的背面走线,从而进一步降低数据线对于电子设备终端使用手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数据线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数据线的剖视图,显示出数据线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1的数据线去掉外壳后的立体图,显示出数据线的内部结构。
图4为图3的数据线的侧视图。
图5为数据线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出数据线的内部结构。
图6为数据线去掉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7为数据线去掉外壳后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8为图6的数据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终端的数据线,其用于电子设备终端的数据传输或者充电。该数据线包括电路板、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以及线缆。该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于与一电子设备终端电性连接。该线缆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于与另一电子设备或电源连接。充电/数据传输端子与电路板呈一定角度连接,使得数据线突出于电子设备终端的距离能够降低。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术语“角度连接”或“一定角度连接”是指连接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夹角不为零或者180度。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讨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概念。
图1至图4例示了本实用新型数据线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数据线包括电路板10、与电路板10电性连接的充电/数据传输端子12以及与电路板10电性连接的线缆14,如此形成了端子12-电路板10-线缆14的完整数据传输及充电通路。数据线还可包括一外壳16,用以固定电路板10、端子12及线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堇馨,未经桑堇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4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