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6208.2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奚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立;付曼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臂 本实用新型 可运动式 一端设置 第一端 射线源 体积小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系统,属于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第一端设置有所述射线源的第一机械手臂,以及第一端设置有所述探测器的第二机械手臂;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第二端所连接的基座为可运动式基座。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成像系统灵活性好、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涉及使用可移动式的机械手臂的X射线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X射线成像系统在医疗诊断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以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为例,CT是用例如X射线束对成像对象的某部位的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
现有的X射线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射线源和探测器一般地都固定在成像架上,也就是说,射线源和探测器基本为固定式结构,射线源和探测器也不是分离的设置。在CT图像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通过预先设置的算法对获取的图像进行3D重构,为精确实现3D重构,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地认为,CT成像系统的射线源和探测器在CT扫描过程中必须按照成像架上设置好的精确的运动轨迹(也即扫描轨迹)运动。
例如,在各种医疗CT成像系统中,被成像的对象(即患者)固定,X射线发射装置(对应为射线源)和X射线接收装置(对应为探测器)固定在一个例如环状结构的成像架上,在CT扫描过程中它们围绕患者转动,同时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算法重构出三维结构。还例如在Micro CT中,射线源和探测器通常采用固定结构,在CT扫描过程中样品放置在旋转台上进行旋转,然后射线源和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最后通过算法重构出三维结构。
现有技术的上述CT成像系统中,扫描轨迹或模式容易被固定,扫描成像灵活性差;并且,成像架的引入导致CT成像系统整体尺寸大、占用空间大;同时,射线源和探测器二者之间是相对固定设置,二者之间的间距等完全是不可调节的,仅适用于对某些尺寸范围的成像对象进行CT成像,使用灵活性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X射线成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使用可移动式的机械手臂的X射线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射线源和探测器,还包括:
第一机械手臂,其第一端设置有所述射线源;以及
第二机械手臂,其第一端设置有所述探测器;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臂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第二端所连接的基座为可运动式基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臂和/或所述第二机械手臂为具有4至8个六自由度的机械手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臂和/或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独立驱动的关节上设置有信息发射部件;
所述X射线成像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发射部件所发射的信息的运动捕获装置。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中,具体地,所述信息发射部件为红外发光点光源,所述运动捕获装置为红外成像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臂和/或所述第二机械手臂的关节具有可调整设置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射线源为X射线源,所述探测器为X射线探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基座被配置有多个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6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