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9166.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嗣新;张楚云;夏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性能 验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钣金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机械性能的金属材料,由于存在金属材料实际机械性能与提供材料报告的不匹配,会使得生产的金属钣金件产品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造成大量的成本损失,但是又由于材料机械性能的再确定检验需要时间和复杂的专业装置,在生产线上不能快速确定,不宜采用,因此急需一种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能够在已知金属材料牌号的情况下,快速确定金属材料性能与牌号是否匹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能在生产现场快速初步的判断金属材料性能与牌号是否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及并排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上的夹紧装置和加载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将金属材料样件夹紧的夹紧底座和夹紧块及将所述夹紧底座和所述夹紧块夹紧的夹紧旋钮,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倒L型加载底座,所述倒L型加载底座包括竖向部分和设在所述竖向部分顶端的横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伸出延伸至所述金属材料样件上方,所述横向部分内设有竖向的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底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凹槽的内径,所述螺纹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所述螺纹凹槽配合的加载螺钉和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加载块,所述加载块顶端设有直径大于所述加载块直径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加载螺钉之间设有加载弹簧,所述限位面与所述螺纹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加载块穿过所述通孔抵在所述金属材料样件上。
优选地,所述竖向部分靠近所述加载块一侧设有刻度尺,便于控制所述金属材料样件的变形量。
优选地,所述加载块底端设有指向所述刻度尺的水平指示针,便于直观设置所述金属材料样件的变形量。
优选地,所述夹紧底座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装置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倒L型加载底座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装置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加载装置能在生产现场快速初步的判断金属材料性能与牌号是否匹配;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载装置左视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装置底座1、夹紧装置2、加载装置3、金属材料样件4、刻度尺5、水平指示针6、固定螺钉7、夹紧底座21、夹紧块22、夹紧旋钮23、倒L型加载底座31、竖向部分32、横向部分33、螺纹凹槽 34、通孔35、加载螺钉36、加载块37、限位面38、加载弹簧39、回复弹簧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金属材料性能验证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及并排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的夹紧装置2和加载装置3,夹紧装置2包括将金属材料样件4夹紧的夹紧底座21和夹紧块22及将夹紧底座21和夹紧块22夹紧的夹紧旋钮23,加载装置3包括倒L型加载底座31,倒L型加载底座31包括竖向部分32 和设在竖向部分32顶端的横向部分33,横向部分33伸出延伸至金属材料样件4上方,横向部分33内设有竖向的螺纹凹槽34,螺纹凹槽34底面设有通孔35,通孔35的直径小于螺纹凹槽34的内径,螺纹凹槽3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螺纹凹槽34配合的加载螺钉36和与通孔35配合的加载块37,加载块37顶端设有直径大于加载块37 直径的限位面38,限位面38与加载螺钉36之间设有加载弹簧39,限位面38与螺纹凹槽34的底面之间设有回复弹簧40,加载块37穿过通孔35抵在金属材料样件4上。
另外,竖向部分32靠近加载块37一侧设有刻度尺5,加载块 37底端设有指向刻度尺5的水平指示针6。
同时,夹紧底座21通过固定螺钉7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1上,倒L型加载底座31通过固定螺钉7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1上,使装置由良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9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拉伸机
- 下一篇:新型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