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凹口的人孔玻璃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9441.6 | 申请日: | 2017-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楊起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翔江精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46 | 代理人: | 钟作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口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孔玻璃视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凹口的人孔玻璃视镜。
背景技术
人孔玻璃视镜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的透视窗口玻璃,具有透明度高、耐温性能稳定、耐压强度好等特点。人孔玻璃视镜广泛用于压力容器、真空容器、反应釜、过滤器等罐体和密闭容器上,在承受于容器相同的压力、温度条件下观察容器内部情况,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般上述的密闭容器内部会安装有照明灯,但由于照明灯设置在容器内部,维修更换不方便。针对这一缺陷,人们设计出一种带灯视镜,使得灯坏时更换方便,还能容易调节照明角度,容易观察容器内部情况。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与这种带灯视镜相配的人孔视镜玻璃。
一般密闭容器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非常高,尤其是氧化反应釜,其罐体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常常接近于爆炸极限。但普通的玻璃视镜爆炸后其碎片会到处飞溅,容易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凹口的、安全性能高的人孔玻璃视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凹口的人孔玻璃视镜,包括视镜本体,所述的视镜本体的顶部表面为光滑球面,所述的视镜本体的底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防爆膜层,所述的视镜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凹口,所述的凹口表面设置有阶梯式卡位,所述的凹口边缘设置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的纳米防爆膜层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TPU复合膜层。
优选的,所述的视镜本体的底面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视镜本体的厚度为1mm~30mm。
优选的,所述的纳米防爆层的厚度为0.1mm~0.5mm。
优选的,所述的视镜本体采用蓝宝石或二氧化硅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人孔视镜玻璃设有一凹口,可使射灯等灯体融入玻璃视镜上,使得灯体容易更换和调节方向。此外,凹口表面设置有阶梯式卡位,凹口边缘设置有密封胶,能将灯体紧密卡住避免掉进密闭容器内。视镜本体的底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防爆膜层,能在玻璃碎裂后,仍可粘住玻璃碎片防止其飞溅,保护人员免受飞溅玻璃的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处截面剖开的剖时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视镜本体、11-凹口、111-阶梯式卡位、112-密封胶、2-纳米防爆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实现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参照图1-2,一种带凹口的人孔玻璃视镜,包括视镜本体1,所述的视镜本体1的顶部表面为光滑球面,表面呈凸起状的光滑球面,可以起到聚光和放大的效果。
视镜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防爆膜层2,所述的纳米防爆膜层2的厚度为0.1mm~0.5mm。纳米防爆膜层2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TPU复合膜层,能在玻璃碎裂后,仍可粘住玻璃碎片防止其飞溅,保护人员免受飞溅玻璃的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视镜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口11,凹口11的大小应与灯体大小相适应,该凹口11可使射灯等灯体融入玻璃视镜上,使得灯体容易更换和调节方向。凹口11表面设置有阶梯式卡位111,凹口11边缘设置有密封胶112。能将灯体紧密卡住避免掉进密闭容器内,且能保证密闭容器的密封性。
视镜本体1的底面为平面,视镜本体1的正面为带缺口的矩形或圆形,带缺口的矩形的四个角需为圆角,以确保该玻璃视镜与人孔框的密封性。视镜本体1的厚度为1mm~30mm,限定其厚度目的在于保证该视镜的强度,使其不易破碎。
视镜本体1采用蓝宝石或二氧化硅玻璃材质。该蓝宝石或二氧化硅玻璃材质属于中高温玻璃材质,经特殊加工后可满足光学窗口,高温窗口,明火窗口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翔江精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翔江精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9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停可控激光扫描装置
- 下一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