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0207.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杨峰;古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七星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4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并且电容器由两片接近并相互绝缘的导体制成的电极组成的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 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箔或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电容器作为二十世纪的产物,自从被发明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进行科技革命之后,各个国家都 在争相发明各种先进科技成果,其中包括电子产品,而电容器作为电子产品的一个基础零件,基本上各个电子行业都对其极大需求,然而现有电容器抗干扰能力较差,承受的脉冲电压也较小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抗干扰电容器,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电容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包括护壳,所述护壳的正反面均设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设为玻璃釉材质,所述护壳的顶部左侧连接正极接管,所述护壳的顶部右侧连接负极接管,所述护壳的外部设有金属化聚丙膜层,所述金属化聚丙膜层的内部连接聚碳酸酯层,所述聚碳酸酯层连接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所述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连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层,所述护壳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抗干扰电阻,所述抗干扰电阻通过铜片连接减压电阻,所述减压电阻通过绝缘熔丝连接灵敏电阻。
优选的,所述正极接管和所述负极接管与电路板电路连通,所述正极接管和所述负极接管的外部均包裹有镀锡层,所述镀锡层的内部设有铜丝线组。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个限流电阻。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接入电压设为220-280V,所述电路板电容量范围设为0.0047~4.7μf。
优选的,所述护壳的长度设为8.4-24.8mm,所述护壳的宽度设为4.8-8.6mm,所述护壳的厚度设为2.4-4.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护壳,并且在护壳的正反两面加设了玻璃釉材质的凸起部分,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同时利用多种混合材质组成了护壳,不仅具备绝缘和阻燃的功能,而且整个护壳具备较强的封闭性,达到了对内部器件的保护效果,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容器能够抑制干扰电路,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用寿命长,电路板上设计了多种功能性电阻,防止内部器件的损坏,整体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具备较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容器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电容器正极接管内部示意图。
图中:1-护壳,2-凸起部分,3-正极接管,4-负极接管,5-金属化聚丙膜层,7-聚碳酸酯层,8-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9-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层,10-电路板,11-干扰电阻,12-铜片,13-减压电阻,14-绝缘熔丝,15-灵敏电阻,16-镀锡层,17-铜丝线组,18-限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包括护壳1,所述护壳1的正反面均设有凸起部分2,所述凸起部分2设为玻璃釉材质,所述护壳1的顶部左侧连接正极接管3,所述护壳1的顶部右侧连接负极接管4,所述护壳1的外部设有金属化聚丙膜层5,所述金属化聚丙膜层5的内部连接聚碳酸酯层7,所述聚碳酸酯层7连接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8,所述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8连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层9,所述护壳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上设有抗干扰电阻11,所述抗干扰电阻11通过铜片12连接减压电阻13,所述减压电阻13通过绝缘熔丝14连接灵敏电阻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七星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七星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0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容器复合铜排
- 下一篇:无芯柱电容器芯体卷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