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0282.1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太;钟辉;邱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及其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用于将雾化物雾化形成烟气,以供用户吸食。雾化装置一般包括发热体和蒸锅,发热体设置在蒸锅内,雾化物收容于蒸锅内,发热体可以加热雾化物,使雾化物雾化形成烟气。但是,传统的电子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发热体高温工作时会产生异味,严重影响烟气的纯度和口感。发热体在高温环境中易老化剥离出微小颗粒,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发热体与雾化物直接接触,发热体在骤冷骤热环境中使用寿命较短,长时间老化会导致升温速度慢。发热体的引脚需穿过蒸锅底部的穿线孔与电源电连接,雾化物中的烟油在高温环境下流动性极好,烟油会从通过穿线孔渗漏出。蒸锅的清洗不方便,清洗过程中也容易损坏发热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佳的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管体具有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杯体,收容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杯体的内部具有容纳雾化物的容纳腔;
发热体,收容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杯体的外部,所述发热体能够加热所述杯体;
导气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杯体气密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嘴,所述吸嘴沿其轴向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吸嘴通过所述出气孔套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出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气孔内,所述通气管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用于将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挡油盖,所述挡油盖套设于通气管的另一端,所述挡油盖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连通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调气环,所述调气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气环的侧壁开设有调气孔,所述调气环能够覆盖所述进气孔,所述调气孔能够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用于将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杯体气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杯体与所述管体内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座,所述隔热座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隔热座上,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隔热座与所述杯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及绝缘环,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也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负极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正极插设于所述负极内,且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通过所述绝缘环间隔开,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分别与所述发热体的两个引脚电连接。
一种电子烟,包括: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上述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发热体通电后能够加热杯体,杯体升温后可以加热杯体容纳腔内的雾化物,雾化物达到雾化温度后能够产生蒸汽,蒸汽能够与进气孔进入的空气混合后形成烟气,最后通过通孔排出以供用户吸食。发热体设置于杯体外部,杯体将发热体与雾化物隔离,能够避免发热体产生的异味及剥离的微小颗粒与烟气混合,从而提高烟气的纯度,保证烟气的安全性。发热体与雾化物隔离,避免了发热体与雾化物接触导致发热体骤冷骤热,提高了雾化装置的寿命。杯体损坏或者变脏时,可以通过取出安装座从而更换另一杯体,杯体更换方便。发热体位于杯体外,杯体无需开设穿线孔,能够避免泄漏烟油,且杯体内壁清洗方便,杯体的内壁清洗过程中不会损坏发热体。用户使用电子烟时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雾化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调气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0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工程爆破管自动化生产装药机构
- 下一篇:雾化器及电子烟